-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名作欣赏/院校平台>
谈谈19世纪法国文学中的女性
———以《包法利夫人》和《茶花女》为例
⊙宋硕夫[郑州大学,郑州450000]
摘要:《包法利夫人》和《茶花女》是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两部巨著。两部作品中的女主人
公在幸福观、爱情观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两个人的人生历程却殊途同归。本文将对比艾玛和玛格丽特的不同选择
和不同形象,简单探讨差异中共同存在的女性问题。
关键词:《包法利夫人》《茶花女》女性反抗
《包法利夫人》和《茶花女》均取材自法国七月王朝时期的真实故事,讲述了两对法国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且
都以女主角为爱而死的悲剧作为结局。但两部作品之间又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同样是追求幸福爱情,两位女主人
公却选择了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道路。这就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讨论与思索的空间。如果对比艾玛和玛格丽
特面对爱情时的不同选择,便不难发现两个人不同的人生道路上面对着同样的社会问题。
一
(一)迥异的幸福观
幸福生活是每一个普通人的追求目标,但具体的观念内容很可能不尽相同。《包法利夫人》中的女主人公艾玛
是一个狂热追求爱与美的浪漫主义者。艾玛较文中的同龄人更为关注自己浪漫主义情绪的形式展现,“她爱教堂
是为了教堂的鲜花,爱音乐是为了浪漫的歌词,爱文学是为了文学热情的刺激”。对浪漫与激情的向往使艾玛不再
满足于已有的生活,安定的乡村生活对她来说已经过于乏味,于是她一心渴望寻求外界的刺激来填补内心的空虚。
正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艾玛终于有幸受邀参加了侯爵的舞会。与上流社会的接触使艾玛获得了期待已久的
满足,却也使她对上流社会生活产生了强烈的向往,她的内心也“一经富贵熏染,再也不肯褪色”。归来后不久,艾玛
的向往之情便外化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模仿行为。她按照时尚杂志上的式样打扮自己,即使是去教堂做礼拜,
也要换上绸袍子;她的用餐习惯颇为讲究,各种开销庞大;她追求居所的品质,要求住所有花园和喷水池,并且始终
梦想能生活在“名声大得无法衡量”的巴黎;她还置办了一辆英国式的轻便马车,不时乘马车出门闲逛。不难发现,
艾玛的生活似乎与乡村环境格格不入。在旁人眼中,艾玛似乎是一个“局外人”,是“一个城里的小姐”,“样子好像一
个巴黎女人”。由此可见,物质条件在艾玛的幸福观念中占有较大的权重。对于艾玛来说,幸福就是拥有美好浪漫的
爱情,但这种爱情必须以贵族般的富裕生活作为依托,庸俗贫穷的乡巴佬甚至不配拥有爱情,只有上流社会才是广
阔、热情、幸福的世界。就连福楼拜也不得不坦言:“她被欲望冲昏了头脑,误以为感官的奢侈享受就是心灵的真正
愉快,举止高雅就是感情的细腻。”总而言之,艾玛的爱情幸福是建立在虚荣之上的。
反观《茶花女》,玛格丽特虽身居巴黎,却早已厌倦了都市的喧闹,她认为自己的生活表面热闹实则孤寂,由衷
希望回到乡下,过那种纯朴又稳定的乡村生活。她对爱人阿尔芒吐露心声:“巴黎的这种生活,看起来使我十分幸
福,却燃烧不起我的热情,反而使我厌烦,于是我突然渴望过上更加平静的生活,这种生活使我想起我的童年。”有
趣的是,玛格丽特并不认为幸福的爱情需要有大量金钱的支撑,在她心中,没有马车、钻石和披巾的朴素的爱情生
活同样幸福。阿尔芒在金钱方面的赠与,都被她断然拒绝:“你以为我会把一部马车和首饰跟你的爱情并列吗?你以
为我会把虚荣当作幸福吗?一个人毫无爱情的时候可以满足于虚荣,但是有了爱情,虚荣就变得庸俗不堪了。”当经
济生活与精神生活发生冲突时,她甚至愿意散尽家财来守护真爱,只为不让自己纯洁的感情染上金钱的铜臭。难
能可贵的是,当时的巴黎一片灯红酒绿,人们忙着追名逐利,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显然,玛格丽特的价值追求亦与
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她同样是一个“局外人”。艾玛和玛格丽特生活在同一时期,也同样是追求幸福生活,两个人的
幸福观念竟如此迥异,这着实耐人寻味。
(二)不同的爱情观
爱情始终是一道难解的谜题,有人爱屋及乌,将生活演绎成一出喜剧;亦有人由爱生恨,只能以悲剧收尾。艾玛
81
1980年创刊
年幼时曾进入修道院学习,但这并没有把她培养成一表象和缩影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