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1938-2021牦牛常用疫苗使用技术规范.docxVIP

DB63T 1938-2021牦牛常用疫苗使用技术规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CS11.220

CCSB41

青海

省地

DB63

方标准

DB63/T1938—2021

牦牛常用疫苗使用技术规范

2021-08-18发布

2021-09-20实施

I

DB63/T1938—2021

前言

本文件按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文件起草人:宋永鸿、蔡金山、张正英、赵永唐、阚威、胡广卫、沈艳丽、王晓润、黄龙、沈得贵、孙璐、孙生祯、李敏、宋永清、方福红、胡延寿。

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监督实施。

1

DB63/T1938—2021

牦牛常用疫苗使用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口蹄疫疫苗、布鲁氏菌病疫苗、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牛炭疽疫苗、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疫苗、牛副伤寒灭活疫苗和牛肉毒梭菌病疫苗的使用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牦牛种畜场、牦牛规模养殖场及散养牦牛的常用疫苗的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中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疫苗

用微生物(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钩端螺旋体等)、微生物代谢产物或者微生物组分、原虫、动物血液或组织等,经加工制成,作为预防、治疗特定传染病或者达到其他特定目标(如预防癌症、绝育、减肥等)其他有关疾病的生物制剂。

3.2

活疫苗

又称弱毒苗,把致病微生物用各种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人工处理使其丧失或大幅度降低致病性,或从自然界筛选和致病微生物相同种类但没有或很小致病力的微生物制成的并且能够在接种动物体内增殖的疫苗。

3.3

灭活疫苗

经人工手段(物理、化学等方法)处理后,丧失感染性不能在接种动物体内增殖的疫苗。

4常用疫苗

4.1口蹄疫疫苗:口蹄疫OA型二价灭活疫苗,口蹄疫A型灭活疫苗,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

4.2布鲁氏菌病活疫苗:布病S2活疫苗。

4.3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

4.4牛炭疽疫苗:无荚膜炭疽芽孢疫苗,Ⅱ号炭疽芽孢疫苗。

2

DB63/T1938—2021

4.5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疫苗。

4.6牛副伤寒灭活疫苗。

4.7牛肉毒梭菌病疫苗。

5运输保存

5.1牦牛常用疫苗的运输全过程应始终处于规定的温度环境。活疫苗应在-15℃以下保存,灭活疫苗在2℃~8℃保存。

5.2疫苗运输全程冷链,并定时监测,记录温度。

5.3各级动物防疫部门要指定专人为疫苗专管员,配备疫苗专用储存设施,如冷库(包括活动冷库)、冰柜、冰箱和保温箱等。

5.4疫苗按要求分类放置,应专苗专放,不得混放。疫苗冷库要保持清洁,防鼠防潮防污染。

6注射技术

6.1口蹄疫疫苗注射和使用方法见附录A。

6.2布鲁氏菌病活疫苗注射和使用方法见附录B。

6.3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注射和使用方法见附录C。

6.4牛炭疽疫苗注射和使用方法见附录D。

6.5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疫苗注射和使用方法见附录E。。

6.6牛副伤寒灭活疫苗注射和使用方法见附录F。

6.7牛肉毒梭菌病疫苗注射和使用方法见附录G。

7注意事项

7.1使用疫苗预防牦牛疫病时,应结合当地牦牛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和强制免疫计划进行疫苗的预防接种。

7.2疫苗的使用应在兽医技术人员监督指导下进行。使用前,应先使疫苗恢复至室温,并充分摇匀。

7.3疫苗的使用仅限于健康牦牛,患有慢性病、瘦弱、怀孕后期的牦牛不应使用。

7.4下列情况不应使用疫苗:——包装无法识别;——超过有效期;

——经检验不符合兽用生物制品生产和检验报告;

——来源不明的疫苗;

——包装破损,说明书与瓶签不符的疫苗。

7.5疫苗注射选用一次性注射器或消毒后的注射器及针头,做到一畜一针,不得交叉使用。

7.6注射疫苗过程中,发现疫苗有质量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向同级或上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保存同批次产品备查。

7.7注射疫苗时,防疫注射人员应做好个人生物安全防护。

7.8疫苗注射后,防疫注射人员的防护衣物、工具、器械、疫苗空瓶等,都应严格消毒无害化处理,不应随意抛弃。

7.9建立并保存牦牛的免疫程序记录。

3

DB63/T1938—2021

8疫苗储存保管及使用管理

8.1牦牛疫苗储藏应有专人管理,办理出入库登记,建立出入库明细账,做到日清月结,账物相符,年底或防疫年度结束,应盘查清库。具体使用表格参见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