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考情分析,切高考之脉搏;考情微观;考情微观;(续表);设为采分点的高频虚词;突破导航
;方法突破一易混淆虚词辨析
常见虚词有“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共18个,也是高考考查的范围。其中容易混淆的有以下五个。
1.而
“而”做连词时难以辨析的几种情况如下表。;辨析点;(续表);【对点训练】
1.指出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
(1)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2)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3)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过秦论》)()
(4)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5)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2.以
区分易混淆的“以”表原因时的两类词性。;【对点训练】
2.指出下列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
(1)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苏武传》)()
(2)古人……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臣以供养无主(《陈情表》)()
(4)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3.其
“其”有多种用法,下面就其中的两种用法,分别进行辨析。;【对点训练】
3.判断下列句子中“其”的用法是否相同。
(1)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
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见重(被看重)如此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下列句子中“其”所表示的具体语气。
(1)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2)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4.与
“与”译为“和、跟、同”时,既可以做介词,又可以做连词。在某些试题中,此类“与”属于意义相同而用法不同,尤其需要辨别区分。;【对点训练】
5.指出下列句子中“与”的意义和用法。
(1)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2)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赤壁赋》)()
(3)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并序》)()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赤壁赋》)();5.之
主要区分“之”的三种不同词性。;(续表);【对点训练】
6.指出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2)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
(3)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
()
(4)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5)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6)顷之,持一象笏至(《项脊轩志》)();方法突破二文言虚词用法意义推断方法
1.句意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句子的大意是“堆积土石成为高山,风雨(就会)在这里兴起”,由此确定“焉”是介词兼指示代词,相当于“于此”,译为“从这里”或“在这里”,“兴焉”即“在这里兴起”。如2021年新高考全国Ⅰ卷翻译“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一句,“其”字就是根据句意确定意思是“自己的”。;2.语法辨析法
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去理解虚词在句中的用法。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句中有三个“为”,前两句的主语分别是“人”和“我”,宾语分别是“刀俎”和“鱼肉”,故前两个“为”应为谓语,译为“是”;末句中的“何辞”即“辞何”,是个动宾结构,主语承前省略,可见句末的“为”是表反问的语气助词。如2022年新高考全国Ⅰ卷翻译“以国之半与秦”一句,“与”字结合语法辨析可知是句中谓语,可译
为“给”。;3.判断词性法
有些文言虚词兼有实词和虚词两种性质,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专题8-带余除法-小升初数学思维拓展讲义(人教版).docx
- 专题3-质数与合数问题-小升初数学思维拓展讲义(人教版).docx
- 正反、比例问题(讲义)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真题汇编通用版.docx
-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docx
- 一年级英语下学期M9U1 I like football新授课(教案) 外研版一起.docx
- 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综合素养测评卷(苏教版).docx
- 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综合素养测评卷(北师大版).docx
- 小升初综合特训卷(一)-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人教PEP版.docx
- 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docx
- 期中阶段性调研卷 基础卷-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docx
- 15.1.2分式的基本性质 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pptx
- 10纸的发明 课件-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pptx
- 9.1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高二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pptx
- 09 小说中物象的作用-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学类文本阅读(全国通用).pptx
- 09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方式 构思立意-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古代诗歌阅读与默写(全国通用).pptx
- 8-3《琵琶行》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pptx
- 08 文言文文意概括简答题突破-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全国通用).pptx
- 7.2.2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课件)-高一数学课件(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 5.2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高二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pptx
- 4.6速度、时间和路程(课件)-四年级上册 数学人教版.pptx
最近下载
- 三甲医院必备医疗设备清单大全.doc VIP
- 1_MSDS_柴油-GB 30000 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pdf VIP
- 职业学校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方案(参考范文).docx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综合训练(含答案).docx VIP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专题六 劳动价值论.doc VIP
- 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2021.pdf VIP
- 2025年事业单位考试(医疗卫生类E类)综合应用能力试卷及答案指导.docx VIP
- 人教部编版部编版七下《阿长与山海经》优秀课件(公开课一等奖).pptx VIP
- 食品营养与健康绪论.ppt VIP
- 贫血的中医治疗.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