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关于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第1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一、耳与脏腑的关系生理关系:肾藏精,肾之精气上通于耳,肾精充沛,耳窍得以濡养,则听力聪敏,能闻五音。病理关系:肾精亏损,耳窍失于濡养,则可致耳鸣耳聋。诊断关系:耳的病证,多与肾脏的病理变化有关治疗关系:一些耳病,主要是肾虚者,可以从肾论治。临床上常有滋肾填精,滋肾降火,温肾利水等治法。第2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一节
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耳是司听觉,主平衡的器官。耳位于头部,是清阳之气上通之处,属“清窍”之一,第3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一、耳与脏腑的关系
肾所属关系:肾主耳,耳为肾之窍,为肾之官。《灵枢·五阅五使篇》:耳者肾之官也生理关系: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能闻五音矣。《灵枢·脉度篇》病理关系:肾气不平,则耳为之受病。《济生方·耳门》灵枢·海论篇》:髓海不足,脑转耳鸣诊断关系:视耳之好恶,得知肾病的性质。《医学心悟》:察耳之枯润,知肾之强弱。治疗关系:常用治法有补肾填精、温补肾阳、滋阴降火第4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心所属关系:耳为心之客窍《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医贯》卷五说:“心为耳窍之客。”生理关系:肾之精气通于耳,心肾相交则耳聪病理关系:心虚血耗可致耳鸣耳聋。心肾不交可致听闻扰乱。邪热上犯耳窍,壅闭心包,可致危证(脓耳变证)治疗关系:养心安神,滋阴降火,交通心肾,清心开窍等第5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肝胆所属关系:(1)由经络而发生联系,肝胆互为表里(2)肝肾同源生理关系:肝胆之气上通于耳。耳也有赖于肝胆之气条达和肝血奉养。病理关系:肝胆火热上犯于耳。《类证治裁》“有肝胆火升,常闻蝉鸣”肝气上逆于耳。肝血虚,耳窍失养。治疗关系:常用方法有清肝泻火、疏利肝胆、镇肝熄风、滋养肝肾、滋补肝血。第6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脾
所属关系:脾主运化上奉于耳。生理关系: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运化水湿。脾的功能正常,则清气上升,浊阴下降。耳为清窍,得清气濡养而健旺。病理关系:(1)脾虚气血不足,清气不能上奉,耳窍失养。(2)湿困于脾,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蒙蔽耳窍。治疗关系:常用治法有健脾益气、健脾燥湿、温中化湿、清热利湿。第7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肺所属关系:1.由经络而发生联系。《温热经纬》:肺经之结穴在笼葱,专主乎听。2.五脏生克关系。为肾之母,而肾主耳。现代解剖:咽鼓管咽口在鼻咽,与中医之肺之络会于耳中之理论相吻合。组织胚胎学:咽鼓管和中耳粘膜同属上呼吸道粘膜的一部分,与鼻腔粘膜有连续性,咽鼓管、鼓室内表面均为呼吸粘膜上皮所覆,咽鼓管的粘膜是由呼吸道粘膜分化而来的真性粘膜。临床应用:宣肺开窍法治疗耳病的报道。第8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肺:生理关系:肺主气,肺气贯于耳。《难经·四十难》说:“耳者,肾之候,而反闻声,其意何也?……肾者北方水,水生于申,申者西方金,金者肺,肺主声,故令耳闻声。”病理关系:外邪犯肺,肺气不宣。《素问·气交变大论》说:“肺金受邪,民病疟,……嗌燥耳聋。”《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病者,……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治疗关系:常用的治法有疏风清热、宣肺通窍、补肺敛肺、养阴清肺等。第9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二、与经络的关系耳为宗脉之所聚。《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别气走与耳而为听”。第10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均从耳后入耳中,走耳前。手太阳小肠经,由目锐眦入耳中。足阳明胃经,从颊车上耳前。足太阳膀胱经,其分支从巅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