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浓妆淡抹总相宜——从阿斯塔那出土文物看唐代西域女子装扮
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史,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书写了悠久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盛唐气象则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历史辉煌的缩影之一。这得益于唐朝统治者吸取隋朝灭亡的惨痛教训,对内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对外以兼容并包的胸怀吸引万国来朝,因此,呈现出政治安定、物质经济高度发展、文化艺术交流交融的局面。
唐朝统一中原后,在西域这片广袤的地域内先后设置安西大都护府和北庭大都护府,建立郡县制、羁縻府州制相结合的管理体系,有效地行使中央政府的管辖,有力地推动了西域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西域地处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日益成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大动脉,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在西域的传播,而中原地区的装扮技法和服饰艺术也在西域地区广为流传,并与当地服饰艺术交相辉映。吐鲁番作为唐朝经营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其文化艺术水平也是大唐并蓄兼收的社会风气在西域的具体再现。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俑塑和绘画作品无疑证明了这一点。
一、简述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绢衣彩绘俑
吐鲁番之所以能发现大量由泥、木等材料制作而成的俑塑作品和绢、麻等材质的绘画作品,与它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葬俗密不可分。众所周知,吐鲁番四周环山,阻挡了进入盆地的气流,逐渐形成了日照时间长、气温高、昼夜温差大、降雨量少的特点,享有“火州”的美誉。就阿斯塔那墓地考古发现而言,俑塑包括动物俑、人物俑两大类。人物俑的造型涵盖了唐代吐鲁番地区各个社会阶层、不同种族的人物形象,除了佛教传说中的天王俑、力士俑等宗教题材形象之外,绝大多数是文官俑、武官俑、武士俑、男女侍俑、男女骑马俑、牵马俑、牵驼俑、贵妇俑、妇女劳作俑、伎乐俑、舞蹈俑等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这些现实中的人物形象既有汉人,也有生活在吐鲁番地区被人们称之为“胡俑”的各族人群。其中,随墓主人陪葬的绢衣彩绘木俑,不仅仅再现了墓主人生前歌舞升平的生动场景,还实证了唐代西域各族人民创造了绚丽多彩的音乐舞蹈艺术的史实。从阿斯塔那古墓葬群出土的绢衣彩绘木俑来看,每位舞女均是身着华丽丝绸制成的服饰,不过,头部梳起不同的发式,面部的化妆也是十分诱人,无疑是西域女子梳妆打扮和服装款式的真实再现。阿斯塔那206号墓出土的三件绢衣彩绘木俑便是典型代表之一。我们首先介绍的这件绢衣彩绘木俑,通高29.8厘米,是一位身穿精美服饰的舞女。这位翩翩少女头挽高髻,粉面浓眉,皮肤白皙,额间贴有花钿,丹凤眼高鼻梁,双腮涂红,颊上描面靥,朱唇微闭。上身穿窄袖绿绫襦衣,外着联珠团花纹半臂,肩披白点纹黄色披帛,下身穿红、黄相间的竖条纹长裙,腰间丝带固定。隋唐至五代时期妇女的基本服饰,以襦衫、长裙搭配,再辅以半臂、披帛及带饰等为主要特征。①由此看来,舞女这样的衣着装束,不仅反映了唐代西域女子偏爱装扮的时尚和穿窄袖短襦与长裙曳地的风范,也是唐代中原服饰制度流传到西域地区的实证。此外,永泰公主、韦顼、李寿等唐墓壁画和文物中不乏穿这样服饰的女子形象。
这件舞女俑头部梳的发式是高髻,也叫峨髻,是唐代最为流行的发髻之一,在元稹《李娃行》②和李贺《二月》③等诗歌可以窥见一斑。从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的女子形象中有不少留高髻者来看,这种发式在西域也是很普遍的。阿斯塔那188号墓出土的那尊高梳发髻的女俑头像也是如此。
女俑所穿的半臂衣料是织有联珠纹瑞兽锦,两个联珠环分布在前胸两侧,突显了精美绝伦的装饰风格。有学者④研究指出,联珠纹是自5世纪以后在中国西北及北方的丝绸之路沿线比较流行的纹饰之一,有环形联珠纹、线形联珠纹和菱格状联珠纹三种。这种纹饰在中国的流行主要集中在晋唐时期的丝路沿线,与受到西域的影响分不开的。西安、洛阳、敦煌莫高窟壁画以及青海省都兰吐蕃墓葬出土丝织品上都发现这种纹饰。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丝织品上的联珠纹内发现了绘有鹿、对鸭、猪等动物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唐代西域女子与中原一致穿着风格的同时,也呈现了融合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的印迹。
仔细观看这位女俑穿的长裙很特别,由于受西域胡风的影响,将裙腰向上提过腰,甚至会提高到胸乳部位。这种高腰裙在西安、敦煌、吐鲁番等地的唐墓出土的文物中都有体现,女俑穿的长裙已经过腰了,呈由红色与黄色相间的竖条纹。据专家考证⑤,这是间裙,或作“裥裙”,是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颜色的材料相互间隔排列而做成的裙子。每一间隔称一“破”,唐代有“六破”、“七破”和“十二破”间裙,有红绿、红黄、黄白等不同的颜色。
同墓出土的另一件彩绘舞女俑也是穿红黄相间的长裙,裙腰提及到胸部。不同的是,上身穿彩色窄袖绢衣,腰系花锦宽带,披帛绕肩,衣裙曳地,宛若真人。⑥细观这件舞女俑的面部淡抹胭脂,绘斜红状靥,唇点朱。眉间饰红色花钿,造型独特,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部为垂叶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pdf VIP
- 党规党纪知识竞试题(案例分析题).doc VIP
- 钢筋混凝土化粪池22S702.docx VIP
- 世界典型矿床发现史和启示.ppt VIP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专项练习《应用题》 (含答案).docx VIP
- 2024年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发展报告-微风企.pdf VIP
- D-Z-T 0279.12-2016 区域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方法 第12部分:铂、钯和金量测定 火试金富集——发射光谱法(正式版).docx VIP
- 【GB_T50511-2022】 煤矿井巷工程施工标准.docx VIP
- 四年级【语文(统编版)】《推荐一个好地方》(第一课时.pptx VIP
- 2023年HCA-Security综合安防考试.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