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医院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标准
艾灸中医护理技术评分标准
操作项目
操作内容
标准分
扣分
一、操作目的
1、借灸火的势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病证。
5
2、通过温经通络,活血行气,散寒祛湿,消肿散结,回阳救逆,达到预防保健康复作用。
二、评估患者
1、评估患者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2、评估患者艾条施灸处的皮肤情况。
3、了解患者年龄、文化层次、目前心理状态及对疾病的认识。
4、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取得患者配合。
三、实施要点
(一)仪表:符合要求。
2
(二)操作用物:
治疗盘:艾条、打火机(火柴)、小口瓶、弯盘,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
5
(三)操作步骤:
1、核对医嘱。
2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评估患者。
10
3、洗手、戴口罩。
2
4、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边,再次核对、解释。
2
5、协助患者取合理体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
2
6、根据医嘱实施相应的灸法。
20
(1)温和灸:治疗虚寒性慢性疾病。
将艾条的一端点燃,距离腧穴皮肤2~3cm进行烘烤,使局部皮肤有温热感,一般每处灸5~10min,至皮肢红晕为宜。
(2)雀啄灸:治疗常见急性病。
将艾条的一端点燃,与施灸部位不固定距离,而是像鸟啄食一样,一上一下不停地移动,也可均匀地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一般灸5min左右。
7、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在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调整距离,防止烧伤。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不适。施灸中应及时将艾条灰弹入弯盘,防止灼伤皮肤。
8
8、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熄灭艾火。
2
操作项目
操作内容
标准分
扣分
三、实施要点
9、清洁局部皮肤
2
10、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询问患者需要。
2
11、分类处理用物。
2
12、洗手、取口罩。
2
13、记录。
2
四、指导患者
1、告知患者艾绒点燃后可出现较淡的中药燃烧气味。
20
2、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水疱等情况,如产生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告知施灸者。
五、注意事项
1、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5
2、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调整距离,防止烧伤。施灸后局部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疱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疱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疱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3、施灸过程中应及时将艾条灰弹入弯盘,防止灼伤皮肤。
4、艾条灸后应彻底熄灭,以防止复燃发生火灾。
六、综合质量评分
A.5分;B.4分;C.3分;D.2分;E.1分;F.0分
5
七、综合评分
1、用物缺一项或者不符合要求扣1分。
2、仪表、着装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3、沟通指导一项不到位扣2分。
4、操作程序颠倒一处扣1分。
5、操作程序按各项实际分值评分。
6、认真执行三查七对,违反一项扣5分。
7、未及时观察患者情况扣5分。
拔罐中医护理技术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时间:得分:
操作项目
操作内容
标准分
扣分
一、操作目的
温经通络、行气活血、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
5
二、评估患者
1、评估患者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和体质。
2、评估患者拔罐处的皮肤情况。
3、了解患者年龄、文化层次、目前心理状态及对疾病的认识。
4、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取得患者配合。
三、实施要点
(一)仪表:符合要求。
2
(二)操作用物:
治疗盘:火罐(玻璃罐、竹罐、陶罐)、止血钳、95%酒精棉球缸、打火机(火柴)、弯盘、小口瓶、凡士林等。
取罐盘:纱布一块、弯盘
5
(三)操作步骤:
1、核对医嘱。
2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评估患者。
10
3、洗手、戴口罩。
2
4、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边,再次核对、解释。
2
5、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
2
6、根据部位不同,选用合适火罐,并检查罐口边缘是否光滑。
2
7、根据医嘱,采用不同的拔罐方法。常用的有留罐法、走罐法、闪罐法、刺血拔罐法及留针拔罐法等。
15
(1)留罐法:用止血钳夹住酒精棉球,点燃后在罐内中段绕1~2圈后(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迅速退出,留罐5~10min。拔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
(2)走罐法: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和罐口上,涂一层凡士林等润滑剂,再将罐拔住,然后用右手握罐,向上、下或左、右需要拔的部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至瘀血时,将罐取下。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