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福财神的信仰历史与当下现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增福财神的信仰历史与当下现状

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多位财神,汉魏时期天师道的三天万福君已有赐财功能。(1)陶弘景《登真隐诀》卷下云:三天万福君“令致四方财宝,八方之谷帛,富积巍巍”(《道藏》第六册,上海书店等,1988年,第620页)。另,被称作汉魏旧经的《正一法文经章官品》云,“万福君官将一百二十人,主求五利金银布帛”(《道藏》第二十八册,第541页)。对三天万福君财神神格的研究,详见蔡林波:《早期天师道财神三天万福君研究》,《宗教学研究》2015年第1期。宋代民间年画出现了“财马”(即财神像),财神名目则有五通神、增福神。五通神主要流行于华南,其神以偷盗淫邪为事,有违伦理教化,后世屡遭禁毁,又以五路神、五显神、五圣神等名目出现。增福神,也称增福相公、增福财神,主要流行于华北,后因赵公明、五显神等财神的兴起而逐渐被取代,但并没有完全消失。近现代以来财神信仰大盛,却几乎找不到增福财神的踪影,研究者也很少提及他,好像并不存在一样。但通过田野调查我们发现,增福财神信仰在民间还有存留,有些地方还在他的诞日举行财神庙会或财神会,如胶东财神会就在增福财神的诞日举行,其活动现状我们已做过调查。(2)吕树明、黄景春:《山东财神会习俗研究——以潍坊地区为主的分析》,《民俗研究》2018年第5期。河北曲周县相传是李诡祖生前任职的地方,原有增福财神庙、李诡祖墓,明代以来县志多有记载。2018年8月,笔者赴曲周县考察了两座增福财神庙。基于此,本文先对增福财神的历史发展脉络做大致梳理,进而在此基础上对当下曲周县增福财神信仰的情况略做介绍。

一、元代增福神信仰

元朝增福神的主要信仰地域在今河北、山东、北京等省市,中心区域是据传为他生前任职的河北曲周县。增福神的诞辰原本是九月十七,后又衍生出七月二十二、八月二十四。凡在这些日子举行财神庙会,大致可推断此地曾经信奉增福财神。

现今可见最早记载增福财神信仰的文献是至治三年(1323)杨熙撰《重修曾福相公行宫碑记》。该碑记见载于民国《昌乐县续志》卷十七,文曰:

于庄中有一神祠,故老相传曾(增)福相公之庙,绵绵互乎千古于斯,积有年矣。至唐明帝朝天成元年,赠为神号曾福相公,以为福禄之神。时有本村巨农于渊,诣其祠,窥其墓,询咨叹曰:“灵神于此,庙貌不存。惟基址荆棘荒芜,无人整葺,何忍坐视,宜重修建,不宜(亦)可乎?”谓妻李氏可否,妻从其言,并长子于德,慨然允之。同发虔心,舍箱囊,随鸠工聚材,不一载彻而新之,兼捏塑神像一堂,正殿、门宇不日而成。(3)民国《昌乐县续志》卷十七《金石志》。

《碑记》称神名为增福相公,于庄有其祠,也有其墓,但未提及他的姓名、籍贯和来历。此处说后唐天成元年(926)他被加封为增福相公,而且明确说他是“福禄之神”。人们对“福”的理解,更倾向于多财(4)刘仲宇:《正逢时运——接财神与市场经济》,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第26页。;“禄”即俸禄,即官吏的薪给,也就是钱财。所以,增福相公就是增财、赐财之神。山东昌乐县距河北曲周县一千多华里,而曲周县的增福庙“岁在咸平,复增修庙貌”(5)嘉靖《广平府志》卷七《坛宇志》。,也就是说北宋早期曲周县的增福庙就重修过了。昌乐县的“行宫”,肯定是从曲周县或别的什么地方分香过来的。此庙“积有年矣”,说明它分香过来的年代也很久了。因此,推定增福神在五代时期已有信仰,并非不可接受。此碑为“巨农”于渊一家人修葺荒废旧庙后所立,立碑时间是“九月下弦”,即九月二十二、二十三日。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立碑?大约跟增福相公诞辰九月十七日有关。估计这次立碑行动,是庆祝增福相公诞辰的一部分。至于为什么没有赶在诞辰当天立碑,而是稍晚几日,杨熙撰写碑记时有所暗示:“(于渊)欲论著其始末,踵门求愚为记。予固辞之,再三祷之,仍不获已。”(6)民国《昌乐县续志》卷十七《金石志》。于渊请杨熙撰写碑记,杨熙一再推辞,碑记未能如期完成,因而此碑比诞辰晚数日才得以树立。

在元代,山东、河北等地民众同时在信奉增福神。元代中山府判官胡仲昇为曲周县增福庙撰写的《福善平施公碑记》,把增福神与历史上在曲周(古称曲梁)任职的某位县令联系起来。该《碑记》云:

仰惟福善平施公,淄川人也。仕魏文朝,出宰曲梁,怀英明之德,抱哲智之才,其决如神,其谋若圣。于时有妖狐之害、巨水之灾,公即除妖拯溺,泽流四境,民获安生,功烈固已至矣。其土俗感恩之深,既升之,后遂立神宇而敬致祭享,庶报其赐。考诸祭法,能御灾捍患则祀之,理固诚然。迨后唐天成二禩,封增灵德侯,神之灵应日以宣著。逮亡宋,岁在咸平,复增修庙貌,其雄壮观于四方。鸿惟大元天历二年,加封福善平施公,益崇祀事,盖取诸《书》《易》福善祸淫、称物平施之义,以彰神之英明德化,礼亦甚称。(7)嘉靖《广平府志》卷七《坛宇志》。

碑文称增福神为淄川人,“仕魏文朝,出宰曲梁”,明确了他的籍贯和生活时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