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益寿延年话茯苓
茯苓,又稱玉灵、茯灵、万灵桂、松苓、茯菟等,系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茯苓主要产于我国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省,多寄生于向阳山坡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形如甘薯,球状,外皮淡棕色或黑褐色,内部粉色或白色,精制后称为“白茯苓”。《淮南子》有“千年之松,下有茯苓”的记载。其中云南所产的茯苓质量最佳,称“云苓”,安徽的产量最多,称“安苓”。
-仙家食品助延年-
我国古代有关服食茯苓祛病强身的记载颇多。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茯苓有消除百病,使机体润泽强健的作用,久服则能使人面若童颜,延年耐老,所以古人称服食茯苓为神仙度世法,茯苓因此有“四时神药”“仙家食品”等美誉。《神农本草经》将茯苓列为上品药材,言其“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魏晋时,茯苓就被视为养生佳品,王公大臣常用茯苓与白蜜同服。明代中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则称茯苓是“松之神灵之气,伏结而成。”《本草别录》谓其“调脏气、长阳、益气力,保神守中。”
关于茯苓疗疾养生,民间还流传有一个故事。传说,清康熙皇帝年幼时体弱多病,脾胃不和,但不肯吃药,太医们束手无策。一位民间的老中医医术精湛,奉诏进京为皇帝治病,认为皇帝需要健脾、和胃、益气,且只用茯苓一味中药便可治愈,只是不知如何请小皇帝服下。宫人想出了一个法子,将茯苓碾成粉,同米粉、糖相拌,让御膳房制成茯苓饼,请小皇帝天天食用。不出几日,小皇帝痊愈了。此后,宫中便将茯苓当成养生益寿的要药。
-中药珍品益养生-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补脑健身、健脾和胃、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的功效,被誉为中药“八珍”之一。茯苓的特点是补而不峻,利而不猛,药性平和,既能扶正,又能祛邪,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适宜长期服用,适用于中老年人脾虚、水肿及失眠等症,对于脾虚湿盛者更是必不可缺。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茯苓含有多聚糖类、三萜类及麦角甾醇、卵磷脂、胆碱、组氨酸、月桂酸、棕榈酸、腺嘌呤、磷脂酰乙醇胺、多种酶等。茯苓中的多糖类物质含量很高,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能有效抑制多种细菌,可降低胃酸,对消化道溃疡有预防效果,并能明显降低对肝的损伤。茯苓有利尿作用,能增加尿中钾、钠、氯等的排出。
茯苓不仅是一味良药,而且是食疗养生珍品。如今常见的茯苓食疗保健品有:茯苓薏米粥、茯苓莲子羹、茯苓饼、茯苓糕、茯苓酒、茯苓陈皮姜汁茶、茯苓豆腐、茯苓甲鱼煲、茯苓排骨汤等。对症常食一些茯苓食疗保健品,有助于增强体质,益寿延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