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语文】《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VIP

【高中语文】《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

核心素养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目标

1.反复诵读,整体把握文意,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深化理解,有意识地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语法知识,进一步提高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把握本文中孟子提出的主要观点,理清其迂回曲折的论辩思路,体会其论事说理的技巧和表达风格。

3.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从不同角度思考其深层底蕴,并结合当下的社会文化生活,思考其现代意义。

学习重

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反复诵读,整体把握文意,有意识地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语法知识,提高文言阅读能力;把握本文主要观点和思路。

2.学习难点:领会孟子论事说理的技巧和表达风格;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鉴古观今。

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

课前学习任务:

1.诵读全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2.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胡龁觳觫褊小彼恶知之忖度便嬖莅中国

惛放辟邪侈畜妻子豚彘庠序孝悌

3.积累本课中的重要文言知识,如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

课中学习任务一听读文本,把握内容思路

(一)解读题目,了解背景

1.解读题目

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题目中包含春秋时期的两位霸主——齐桓晋文。\t/item/%E9%BD%90%E6%A1%93%E6%99%8B%E6%96%87/_blank齐国\t/item/%E9%BD%90%E6%A1%93%E6%99%8B%E6%96%87/_blank齐桓公第一个称霸,紧接着\t/item/%E9%BD%90%E6%A1%93%E6%99%8B%E6%96%87/_blank晋国\t/item/%E9%BD%90%E6%A1%93%E6%99%8B%E6%96%87/_blank晋文公第二个称霸,后世把他们二人并称“齐桓晋文”。

“齐桓”:齐桓公,姜姓,吕氏,名小白。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春秋五霸之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起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促使齐国日益强盛。

“晋文”:晋文公,姬姓,晋氏,名重耳。晋献公之子,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第二十二任君主,文治武功卓著。在赵衰、魏武子、介之推等贤才的辅佐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事”:就是用武力称霸于诸侯的事业。

他们实行的是“霸道”,文中齐宣王以此为话题,而孟子转移了话题,谈论“王道”之必须,“霸道”之不可行。

2.社会背景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是诸侯之间争斗不息、兼并不断的时代,“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孟子正是在这样的情势下见齐宣王的。

齐宣王,妫(guī)姓,田氏,名辟疆,战国时代齐国国君,子承父业(齐宣王的父亲齐威王曾经两次大败魏军。一为公元前353年,于桂陵;一为公元前341年,于马陵。他还以善于纳谏著称,有“战胜于朝廷”之美誉),野心勃勃,有效仿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大欲。他在稷下广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

《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梁惠王上》的名篇之一,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记录。在齐宣王询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孟子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通过亲切生动的举例,浅显恰切的设喻,明确犀利的语言,最终说动了齐宣王,阐发了自己“发政施仁”、“保民而王”等主张。

知识卡片:

“王道”与“霸道”

“王道”就是以行仁政而“王天下”之道。在孟子心目中,古代圣王,特别是尧、舜、禹“三王”是行仁政的楷模,所以“王道”也就是“先王”之道或“三王”之道。(以民为本,为政以德)

“霸道”就是春秋时代的“五霸”所行之道,指以武力、刑法、权势来统治天下的一种政治主张。(一统九州,制霸天下)

孟子指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尚力”抑或”尚德”,是“霸道”与“王道”的根本区别。

(二)听读课文,划分层次

齐宣王询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欲行“霸道”,孟子则主张行“王道”。二人政治主张完全不同,那么孟子如何一步步引导齐宣王接受自己的思想主张呢?我们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听读,给课文标注段落序号,并划分说理层次。

2.借助表格,概括内容

请参考以下表格,简要概括各层次的主要内容。

分层

段落

齐宣王态度

主要内容

课中学习任务二研读文本,感受论辩艺术

小组合作:每个小组从课文四个部分中选择其一,交流研讨,完成以下三个小任务。其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ftxxy5089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我是一个从事多年中学语文教学的教师。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24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