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讲义5-3.7徽州村落牌坊建设与布局.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徽州村落

课程负责人:汪礼霞赵静建设单位: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一、徽州村落牌坊的布局

牌坊没有具体的实用价值,主要用于表彰功德、宣扬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为了达到宣扬、歌颂的目的,牌坊不仅力求高大雄伟、气势非凡,而且非常注重位置和布局。徽州祠堂前合村口往往是牌坊安置的主要地方。

二、祠堂坊

祠堂前的牌坊称之为祠堂坊,属标志坊,祠堂、牌坊两种礼制性建筑组合在一起相互衬托,营造出浓厚的荣宗耀祖的氛围。徽州现存的牌坊不少属祠堂坊,有些祠堂坊的额匾上直接题写祠堂的名称,这些牌坊实际上就是祠堂的门。

二、祠堂坊

例如位于歙县潜口金紫祠前的金紫祠坊,此坊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全青石,四柱三间三楼,冲天柱式,通宽9.7米,高11.7米,横匾额刻“金紫祠”,金紫祠两侧各有两脚石坊1座。“坊当康庄之衢,槐棘夹道,浓绿交阴,望之窿如也,廊如也,足以耸观。由坊而入,池方二亩,瓷石而桥之,下穿三峡,上施盾焉。命名为三源桥,盖以潜川岁主袷祭,执牛耳以司盟,若信用,若丛睦,则分支流派三而本源一,桥因以名。

二、祠堂坊

由桥而进,属于棂门,栅林立焉。乾门中启,阀阅崔魏,甍革飞动,洋洋乎世族之风。由戟门而抵仪阖,开阈者三,轩如也,洞如也,足以作肃。入门而驰甬道,登露台,两庑回荣,虚明爽垲,九仞之堂,穹隆栋宇,以藏历代。”

二、祠堂坊

在潜口《汪金紫祠记一》中,很显然将金紫祠坊及两侧石坊看作是祠堂的附属建筑,三座石坊、两亩池塘和三源桥组成了金紫祠建筑空间序列的序曲,人们经过牌坊、三源桥等序曲性建筑,最终进入祠堂,进入祠堂建筑空间序列的高潮。汪氏族人通过精心设计的祠堂建筑体系的布局,烘托了宗族氛围。

三、案例

在歙县郑村忠烈祠前至今仍耸立着3座石坊,忠烈祠坊位于忠烈祠前,两侧是“直秘阁”、“司农”两石坊。三坊建于明正德五年,白麻石质。忠烈祠坊三间四柱五楼,通宽8.45米,高10米;两边坊均二柱五楼,通宽4.15米,高8.5米。三坊并列以花墙相连,建筑风格基本相同,气势不凡。

三、案例

歙县罗田的石岗村有汪氏宗祠坊,该坊嘉靖四年建立,石坊,三间四柱五楼,通宽8.6米,高9.5米,顶额刻“忠烈”二字,下匾额刻“汪氏宗祠”四字。歙县目前还保存两座木牌坊,一座是位于县城的叶氏贞节牌坊,另一座是位于歙县昌溪村的员公支祠坊。

三、案例

员公支祠坊建于清代中叶,四柱三楼,宽8.8米,高7米,四柱为石质,用抱鼓石支撑。上部木质,有月梁、额坊,斗拱置于额坊之上;顶为重檐庑殿式明间高出次间一层,匾上大书:“员公支祠”四个大字。员公支祠坊与坊间的月池与高大硕深的祠堂浑然一体,提升了祠堂的气势。?

谢谢观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一笑倾洁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