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讲义_6-2徽州崇儒重教的经济因素.微讲义_6-2徽州崇儒重教的经济因素.pptVIP

微讲义_6-2徽州崇儒重教的经济因素.微讲义_6-2徽州崇儒重教的经济因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寻徽州记忆传承工匠精神树立文化自信;任务二徽州村落崇儒重教的经济因素;二、徽商“贾而好儒”的经济支持

明清时期,徽商称雄江南,“贾而好儒”是徽商的重要特色。许多徽州商人就是在徽州浓郁的文化教育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在经商以前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些甚至学养较深。良好的文化教育使他们在商场角逐中受益匪浅,很快“家业大饶”。深得教育之利的徽商大贾们在“家业隆起”之后,对振兴桑梓的教育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他们认为“富而教不可缓也,徙积资财何益乎”,于是毫不吝啬地输金回乡资助教育。;主要表现为:其一,广设义学和塾学。如明休宁商山人吴继良“尝构义屋数百楹,买义田百亩,建明善书院,设义塾”。清歙县人洪世沧“捐资二千金入宗祠,以其息设义塾二堂”。清婺源人程世杰“念远祖本中曾建遗安义塾,置租五百亩,久废,杰独力重建,岁以平粜所入延师,使合族子弟入学,并给考费,有余即置田地。”“潘涟,婺源坑头人,始业儒,后念贫无以养,遂服贾。家稍裕,延师课子,倡兴文会。”;其二,捐修官学。官学主要指的是官办的府学和县学。如乾隆三十四年,众绅商捐资重修学宫,嘉庆十二年,歙县盐商鲍漱芳等加以重修。嘉庆十六年,鲍漱芳之子鲍均又呈请重修歙县县学,“自大成殿以下无处不加修整,所费不赀,向来重修学宫未有若斯之美盛也”。“祁门邑学宫圮,仪修美,李秀揖金佐用,官义之,至今春秋祭扫胙肉。”其他各县历史上均得到过徽州的楫修、揖建。;其三,倡建书院。明清时期徽州书院兴盛,与徽商大力倡建、揖输大有关系。志书族谱多有记载。;再如“舒大信,屏山人。邑人议建书院,大信存二千四百金助之”。又如:“程世杰早岁由儒就商,往来吴楚,稍聚赢余,推以济众。邑建紫阳书院,捐金千两。”又如祁门“东山书院倾圮”,邑商谢心元“独捐资修之,任劳任费,并朱子祠宇焕然一新,又输屋四间,以为修葺之资”。;张海鹏先生认为:“明清时期,徽州书院、馆塾之类的学习场所,大多由商人或官绅倡修,由商人捐资兴建的。诚如光绪《婺源县志》所记述的:群邑‘人文丕振,??藉兴育之力’。而在‘兴育’中出力最大的还是商人。;最后可以说,没有徽商就没有发达的徽州教育,更没有那斑斓璀璨的徽州文化。”徽商是明清时期徽州教育兴盛的经济因素。;谢谢观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一笑倾洁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