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1、培养儿童的自尊、社会性和自主性。2、家庭成员要创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教养态度要一致。3、要有鼓励儿童个人竞争技巧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此外,父母和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儿童教育观,创设和谐的教育环境;加强自我心理保健,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儿童。托幼机构要建立良好的班集体,促进儿童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重视儿童的问题性教育,提高其心理素质和能力,开展心理辅导,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三、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及矫治(一)情绪障碍儿童期恐惧屏气发作暴怒发作分离焦虑(二)睡眠障碍夜惊梦魇(三)进食障碍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呕吐(四)排泄障碍遗尿症(五)言语障碍语言发育迟缓口吃(六)品行障碍攻击性行为说谎(七)神经性习惯吮手指咬指甲习惯性阴部摩擦(八)其它心理障碍多动症选择性缄默儿童期恐惧表现:原因:对特定的事物或情景产生过分或不合理的恐惧和回避反应。(1)特殊刺激引起的直接经验。(2)共鸣性的学习。(1)鼓励儿童观察和认识自然现象。不同年龄的儿童的恐惧对象(米勒)年龄恐惧对象0-6个月巨声、失去支持6-9个月陌生人1岁分离、外伤、入厕2岁幻想中的生灵、死亡、强盗3岁狗、孤独一人4岁黑暗6-12岁上学、外伤、自然灾害、社交(3)受恐吓的结果。防治:(2)禁止恐吓威胁儿童,禁止看恐怖影视、图片。(3)培养儿童不畏困难,勇敢坚强的意志。(4)采用模拟示范法和系统脱敏法矫治。(一)情绪障碍**************学前儿童的心理保健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概述一、心理健康的概念一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二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狭义的心理健康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广义的心理健康,则是以促进人们心理调节,发展更大的心理效能为目标,即人们在环境中健康生活,保持并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有效地为人类作出贡献。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一)智力发展正常(是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是指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和操作能力的综合。群体学前儿童的智力呈常态分布,即天才与智力低下者是少数,大多数学前儿童处于中间状态,IQ在85~115之间。(二)情绪稳定乐观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心理健康者与不健康者的主要区别,不在于是否产生消极情绪,而在于这种消极情绪持续的时间的长短,以及它在人的整个情绪生活中所占的比重是否恰当。心理健康的儿童积极情绪多余消极情绪,并且能主动调控自己的不良情绪以适应外界环境。(三)意志品质健全与行为协调适度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内外困难的心理过程。意志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意志健全表现在意志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和顽强性上。心理健康者在活动中有明确的目的性,并能适时做出决定而且自觉去执行,还能保持长时间专注的行动去实现既定目标。意志不健全的儿童挫折承受能力差、怕困难。做事三心二意、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控力。行为协调是指人的思想与行为统一协调,人的行为像是心理的镜子,通过它可以反映出人的心理是否正常。心理健康者行为有条不紊、做事按部就班,行为反应与刺激的程度与性质相配心理不健康的儿童在行为表现上前后矛盾,思维混乱,语言支离破碎,做事有头无尾,行为反应变化无常,为一点小事可以大发脾气,或是对强烈的刺激反应淡漠。因此,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健康意志品质,提高他们的自制能力,并训练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与习惯,学会对生活环境中各类刺激正确应对与反应。(四)性格特征良好性格是人的个性中最本质、最核心的表现。学前儿童的性格可塑性很大,要注意从小培养,尤其自我意识方面,要让他们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多给他们成功的机会,以表扬为主,对挫折与失败不要过分求全责备,以增进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五)人际交往和谐是指能与人友好相处,关系协调,共享欢乐。学前儿童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学前儿童与家长、教师以及同伴之间的关系,从这些人际交往中可以反映出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家长要鼓励孩子多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让孩子们在共同的游戏活动过程中交流思想与情感,遵守活动规则,学会一定的交往技能。三、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一)生理因素(二)心理因素1、遗传因素2、胎内环境3、脑损伤或疾病4、生长发育迟缓1、气质与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