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儿歌的概说主讲人:蒋小石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请我吃年糕,外婆夸我好宝宝……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妹妹睡了,留一个……麻麻脚,踩田螺,踩死别人噶三逗禾,别人噶骂你臭脚婆。点点虫虫飞呀,飞到外婆园里,呷咔外婆一园菜,逗起外婆拜啊……儿歌和童谣统称为儿歌有音乐,可歌唱的叫“儿歌”无音乐,只吟诵的叫“童谣”一、什么是儿歌?以低幼儿童为主要对象,由儿童自己编创或成人拟作,在民间流传、通俗易懂、顺口押韵的适合婴幼儿吟唱、欣赏的歌谣,又称“童谣”。二、谁创作了儿歌?《列子·仲尼》:“尧微服游于康衢,闻儿童谣”“这只会唱歌的百灵鸟,已经不倦地唱了三千年了”有了人类,可能就有了原始意义的儿歌。古文献中,有“童子歌”“儿童谣”“小儿语”“孺子歌”等各种称谓。三、儿歌的发展明代,吕坤搜集整理出我国第一部儿歌专集《演小儿语》。清时,搜集整理了儿歌集《天籁集》《广天籁集》1918年,北京大学成立了歌谣征集处,“儿歌”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歌谣》周刊上。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蔡元培、沈尹默、刘半农、鲁迅等不仅大量搜集整理儿歌,还开始专为儿童写儿歌。50年代,我国儿歌创作进入黄金时期,涌现了一大批热心儿歌创作的作家,鲁兵、圣野、张继楼、刘饶民、柯岩等作家。现代意义的儿歌,包括民间流传的童谣和作家创作的儿歌。四、儿歌的作用3月21日,为“世界儿歌日”增添幼儿生活的乐趣四、儿歌的作用陶冶幼儿的性情小熊过桥小竹桥,摇、摇、摇,有只小熊来过桥。立不稳、站不牢,走到桥上心乱跳。“妈妈、妈妈快来呀,快把小熊抱过桥。”头上乌鸦哇哇叫,桥下流水哗哗笑。河里鲤鱼跳出水,对着小熊大声叫:“小熊小熊别害怕,眼睛向着前面瞧。”“一二三,向前跑!”小熊过桥回头笑,鲤鱼乐得尾巴摇。开启幼儿的心智一个瓜金瓜瓜,银瓜瓜,瓜瓜落下,打着娃娃。娃娃叫妈妈,妈妈抱娃娃;娃娃怪瓜瓜,瓜瓜笑娃娃。培养幼儿的语言结语:
儿歌,是童年难忘的歌儿歌的概说主讲人:蒋小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