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古代文论选读》导论-《古代文论选读》教学课件.ppt

第一章-《古代文论选读》导论-《古代文论选读》教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古代文论选读》导论;一、关于文学的本源;(一)源于道;(二)本于心——儒家;二、关于文学创作的构思;1、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变化发展是循环往复的:“反者,道之动”、“归根曰静,是曰复命”;他贵柔守静,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主张。此后,守虚静,抱元一,便成为老庄玄学思想的一个根本特征。

2、庄子则发展了老子的虚静学说,认为它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虚静必须在“绝学去智”的基础上方可达到,然而也只有达到虚静,才能对客观世界有最全面最深刻的认识,进入“大明”境界。;3、儒家吸收和改造道家在认识论上的虚静学说,荀子论虚静就不排斥知识学问,他所提出的“虚一而静”是和他的“劝学”相统一的。陆机、刘勰继承老庄玄学虚静想象说,将其移植运用于文学创作领域,在中国文论史上首次揭示了艺术想象、心理活动的奥秘。

陆机《文赋》开篇第一句话“伫中区以玄鉴,颐情志于典坟”,强调了文学创作的根本条件:

一是必须具备虚静的精神状态,并以此保证艺术想象的充分展开;

一是必须具备相当的文学辞章素养,以便能达意传情。陆机谈由虚静而想象说“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鹜八极,心游万仞”。;三、关于文学的创作方法——言与意;(一)哲学领域中言不尽意论;(二)古代文论中言不尽意论;4、刘勰和陆机一样是从对创作过程的分析中论述言不尽意。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谈到言不尽意。他从言意及它们相互间的关系来谈言不尽意,首先,“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其次,在创作过程中文学胚胎的形成和降生经过“意受于思,言受于意”的承递转化过程。思——意——言的转换并不是一一对等的替换,这使言不尽意成为可能,说明言不尽意是文学创作的本性所决定的,它反映了文学创作的特征。;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在文学创作中“象”的地位和作用尤其突出,文学创作的思维被称为形象思维,文学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被称为文学形象。在古代文学创作和理论中非常重视景、物、境,观物取像是创作的基本方法。

刘勰的《物色》可以算作物象论的代表,同期梁简文帝《???张缵示集书》、钟嵘《诗品序》都有相关论述。他们从对创作过程分析中形成的关于言不尽意的基本认识便构成古代文论中言不尽意论的基本点。;隋唐以来的作家理论家关于言意问题的观点;第二,以有无言外之意作为评判作品的标准。

文学评判标准是与创作标准相应对的,所以隋唐以来许多评论者在评判作品时都以有无言外之意为标准。在隋唐以来的许多论诗评文的著作中都可以找到相应的例证。如,皎然《诗式》中以“两重意”论曹植的“高台多悲风”。张戒《岁寒堂诗话》认为“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等句“其词婉、其意微,不迫不露,此其所以可贵也”。魏庆之《诗人玉屑》中认为《长恨歌》等“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等。;第三,文学欣赏中的言外之意。

创作的追求决定了欣赏的追求,评判、欣赏又反作用于创作。《六一诗话》中欧阳修认为“作者得之于心,鉴者会之于意,殆难指陈以为言也。”这说明作者的心得难以言尽,只好存于言内显于言外,读者欣赏时也只能把语言视为工具,力求在语言之外去体味作者的本意。

言外之意需要读者的心领神会,同时也为读者的心领神会提供了可能,而真正的文学创作就应该为读者留下余地。言外之意的存在正反映了文学创作的特征和价值。;四、关于塑造文学形象的美学原则——形与神;(二)文学上的审美原则

中国古代文论讲究传神美。司空图认为,作为艺术风格的“精神”,是“欲返不尽,相期以来”的,即客观事物的精神是往来反复,生生不息,永无穷尽的,诗文作者如能穷根究底地探究客观事物,客观事物的精神就自然会在诗文中体现出来。;姚鼐说过:“阴阳刚柔,并行而不容偏废,有其一端而绝亡其一,刚者至于偾强而拂戾,柔者至于颓废而暗幽,则必无与文者矣。”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虽是不同的两大类,但对于具体的作家和作品来说,则并不是“一有一绝无”,往往是“刚柔相济”的,不过是有所“偏胜”而已。

作家的个性也是阴阳相济而有所偏,体现在文章中自然也就有了这样的特色。可见,姚鼐正是运用了中国哲学史上传统的“天人合一”之说来说明文学风格的分类的。;以上所说的五大点,是我们概括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几个主要方面,实际上中国古代的文学思想远比这些要广泛得多、深刻得多。但从这些扼要的分析中就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在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影响下,,确实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本课程参考书目

文档评论(0)

宝y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好文件大家想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