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海游记》考述及其相关地域文化阐释
内容提要《全像显法降蛇海游记传》,为明末福建建阳书肆忠正堂刊行的一部以陈靖姑为主人公的神魔小说,也是一部反映地域文化融合的小说。建阳在宋元时期是重要的刻书及出版地,其重视书籍出版的传统在明朝得到了延续,并在该地区出现了被称之为“建阳现象”的出版潮。因此,研究这部小说的意义不仅有利于探讨明末的水神信仰,而且还有助于深入解读明末神魔小说创作、出版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文章通过对小说主人公、小说作者、成书时期以及小说文本中相关问题的考证和探讨,得出了《海游记》故事形成的基础与明代的江西、福建、浙江等地域文化及其信仰有着极为密切关系的结论。
《海游记》(全称《全像显法降蛇海游记传》),为明末福建建阳书肆忠正堂刊行的一部以陈靖姑为主人公的神魔小说,原版已佚,今存清代乾隆十八年文元堂重刊本,编者署名为“海北游人无根子”。忠正堂在万历年间还刊行过一部以妈祖传说为题材的水神小说《天妃娘妈传》。据《海游记》校订者叶明生推断,小说编者“海北游人无根子”与《天妃娘妈传》的编者“南州散人吴还初”为同一人或是书坊业务的合作人,而后者的刊刻年代可以确定为万历年间,因此小说刊行时期当在嘉靖到万历之间①。建阳是宋元书籍出版的四大中心之一,其重视书籍出版这一传统在明朝得到了很好的继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该地区出现了被称为“建阳现象”的出版潮②。是故考证该书的作者以及探讨其刊刻出版的过程,其意义不仅有利于探讨明末的水神信仰,还有助于深入解读明末神魔小说创作、出版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一、小说《海游记》发现经过及现存版本
1.李寿宝藏新抄本
在1997年湖南梅城召开的“中国梅山文化学术研讨会”上,安化一中的教师张式弘发表了《揭开梅山文化的神秘面纱》一文,初次介绍了在安化县民间流传的乾隆十八年文元堂重刊《全像显法降蛇海游记传》的抄本情况③。会后民俗学者叶明生在梅城道师李寿宝处寻访到了这一抄本,发现此为1991年传抄的新抄本。
2.叶明生藏文元堂重刊本
由于李寿宝藏抄本较新,叶明生推断一定有原本流传下来。因此他在安化县安乐乡思游管区谭家山村的胡姓村民(李寿宝的岳父)处,寻访到了乾隆十八年文元堂重刊本。依据叶明生的调查,胡氏祖先为江西吉安府人,数代人从事巫祝业,自己寻访到的版本正是胡氏祖先所流传下来的版本。
这一版本是上图下文形式,全书共九回,无目录,分为上下卷,上卷五回,下卷四回。上卷扉页题“全像显法降蛇海游记传”,中央有“文元堂梓行”标识。第一页题为“新刻全集显法白蛇海游记传卷上”,并有“海北游人/无根子/集”“建邑书林/忠正堂/刊”标识。因此可以推断这本书是基于嘉靖、万历年间忠正堂刊本的重刻本。
卷下与卷上明显不同,题为“新刻全像显法降蛇海游记传卷之下”,卷末题有“乾隆十八年癸酉岁孟夏月榖旦/文元堂重刊”标识。
此书影印本被收录在王桂秋主编的《民俗曲艺丛书》第八辑NO.78《海游记》中。
3.胡红波藏文元堂重刊本
为胡红波2001年7月4日于台湾高雄(莆田籍书商处)购得,与叶明生藏本相同,为清代文元堂重刊本。该版本情况参考胡红波《乾隆刻本〈全像显法降蛇海游记传〉的发现》④一文。
二、《全像显法降蛇海游记传》的成书时期及编者问题
万历年间福建建阳刊刻了诸如《南海观音菩萨出身修行传》“四游记”等一系列神魔小说,这类小说以佛道信息交融为特色,且故事大多与水神信仰息息相关。小说《海游记》也不例外,从题材到故事内容与邓志谟的《铁树记》(后被冯梦龙编纂为《旌阳宫铁树镇妖》收录在《警世通言》之中)相类。
参考叶明生推断的成书时期,小说《海游记》的成书当早于万历三十一年萃庆堂余泗泉刊刻的《铁树记》,以及天启四年刊刻的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但要确定《海游记》的具体成书年份,还需参考陈靖姑故事的成立时期来综合考察。
陈靖姑在民间信仰中又被尊称为“大奶夫人”。有关她传说故事的形成,叶明生在《福建女神陳靖姑の信仰、宗教、祭祀、儀式と傀儡戯〈奶娘伝〉》一文中做了详细的分析,摘要如下⑤:
记录有关陈靖姑的文献资料中,较客观且无加工痕迹的记述为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道藏》所引“搜神记”⑥的记载,而该文献的成立年代当早于万历时期。记载中“陈氏女”属于“陈靖姑”女神的雏形,虽记载有她的神异事迹,但没有记载她被封为神。在相关文献记载中,宋至明初陈靖姑的身世都不明确,至明中期才开始在地方志、碑记的记载中变得明确起来。如弘治三年(1470)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五十八“祀庙”条中,陈靖姑“父名昌,母葛氏”“嫁刘杞”“未字而殁”等记述,体现了陈靖姑已经具有完善的人伦概念和人格基础,至于“临水有白蛇,……索白蛇斩之”“凡祷雨晴,驱疫厉,求嗣续,莫不响应。宋淳佑间,封崇福昭惠慈济夫人,赐额‘顺懿’”,可见其因灵验而得到官方的认可,陈靖姑的形象更是从巫女、殇女升华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