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版高中化学教材的比较与 文档.docx

新旧版高中化学教材的比较与 文档.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旧版高中化学教材的比较与整合

化学新课程改变了“一纲一本”的教材格局,倡导“一标多本”教材的多样化。化学教材对化学课程理念的体现和对化学课程内容的落实,可以按照多种逻辑关系加以具体化,也可以按照不同风格进行呈现,从而形成多种版本的化学教材。对于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化学教师而言,如何适应教材格局的变化,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研究教材、用好教材,是当前面临的重要挑战。

本文选取高中化学中重要的非金属元素硫的氧化物为例,立足苏教版教材,研读课程标准,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讨论新旧教材的比较和整合。

一、教学目标要求的比较和确定

旧教材中硫的氧化物是氧族元素中的重要知识点,教学大纲对它的教学目标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目标要求主要是针对知识的掌握,没有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详见表1。

新教材中硫的氧化物仍然是重要的知识,课程标准没有规定具体要掌握哪些知识点,但强调了“通过实验了解……”、“认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对三维目标的重视程度显而易见。

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和教师用书关于教学目标的要求,并参考化学学业水平测试要求(含硫化合物的测试要求为B级或Ⅱ.级),确定《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教学三维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维度:通过实验及探究活动了解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学习实验技能,培养设计实验、实施实验、观察实验等探究能力;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酸雨的成因和防治。

过程与方法维度:引导学生掌握从物质分类、氧化还原等角度研究化学性质的方法;重视硫酸型酸雨成因等实验探究的设计和指导,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和总结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通过酸雨的形成与防治、二氧化硫漂白性及用途的学习,培养他们一分为二看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懂得人类与环境、化学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到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进而使学生树立科学地应用化学物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整合

新旧教材对硫的氧化物教学内容的选择都以二氧化硫的性质为主,联系酸雨的形成和防治。选择内容略有不同,编写方式各具风格,详见表2所示。

旧教材只重知识传授,轻视其他维度教学目标的培养。二氧化硫单独编节,重点阐述了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篇幅少,没有介绍酸雨形成的化学原理,而且仅介绍酸雨的危害,未讨论如何防治酸雨。

将二氧化硫和二新人教版按照“分类观”的思路编写教材,

氧化氮两种与环境污染有关的氧化物合节编写。从空气质量日报

引出环境问题,然后弄清污染物的性质,最后落实到两种污染物对环境、生产、生活的危害及防治污染的方法等。除二氧化硫的性质外,还介绍了三氧化硫与碱性氧化物及碱的反应。不足之处是酸雨的形成和防治与二氧化硫性质结合不够紧密,只用文字表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溶于水后形成酸性溶液,随雨水降下,就有可能成为酸雨”。

苏教版专题4围绕空气资源和空气污染问题,介绍硫、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克服了新人教版中合节编写导致结构不紧密的缺陷,将硫、氮及其化合物各编成一个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这个单元,以二氧化硫的性质、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和防治为主线,以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为核心进行编排,匠心独运,不同于其他任何一个版本。苏教版的编排是“粗线条”式的,二氧化硫和亚硫酸的性质与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理结合在一起讲,教学时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才能发挥教学创造力,达到教学目的。如果组织不当,照本宣科,会使教学内容显得凌乱不堪,不易为学生掌握。

鲁科版的编写采用了“从自然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从自然界到实验室,从实验室到社会生活”的思路。以硫元素的转化为线索,探索硫在自然界中的转化、硫在实验室中的转化以及硫在生产生活中的转化,凸现了元素观、转化观等化学方法对社会生活实际的了解与化学将学生对自然界的认识、的培养,

实验室的科学探究三者之间紧密联系在一起,开阔学生认识元素

与物质的视野、建构更加富于迁移的认知框架。二氧化硫的性质方面,除介绍酸性氧化物通性、漂白性外,还特别指出其硫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并列举二氧化硫分别与氧气和硫化氢的反应。氧化还原性角度比其他版本介绍得完整,当然二氧化硫与硫化氢的反应并非课程标准规定内容,作为拓展知识,应注意与其他性质区别开来,不要增加学习负担。

通过对不同版本教材内容的比较和整合,教学设计主要采用苏教版思路,有关性质探究及物质转化的教学借鉴人教版和鲁科版的思路。

如图1所示,教学思路设想将SO2性质的学习置于“酸雨形成和防治”的情境中,形成首尾呼应,体现整个课堂教学的完整性。

围绕三个核心问题: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和防治、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如何恰如其分地评价二氧化硫对人类的影响,学生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进行一系列的自主探究活动

文档评论(0)

mph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上海谭台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10115MA7CY11Y3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