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科病症:口眼斜及半面痉挛.pdf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耳科病症:口眼斜及半面痉挛

一.伤风口眼嘱斜

伤风口眼嘱斜是因外感风邪犯耳,痹阻脉络所致,以口

眼喝斜为主要表现的耳病。又称外感口眼嘱斜、中风口眼喝

斜、风邪面瘫等。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好发于20~40岁,

男多于女。

本病相当于西医贝尔面瘫(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历代文献对本病论述颇多。如《灵枢.经筋》说:“足

阳明之筋其支者,从颊结于耳前。其病卒口僻,

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

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金匮要略》说:“娲

僻不遂,邪在经络。”《张氏医通》卷1说:“李士材曰:

凡中风须辨血脉脏腑,中血脉则口眼嘱斜。”一般认为其病

位在手足三阳经脉,其病因病理主要认为有三:一曰风,风

为外来之风。如《诸病源候论》卷1说:“风邪入于足阳明、

手太阳之经,遇寒则筋急引颊,故使口喝僻,言语不正,而

目不能平视”;“养生方云:夜卧,当耳勿令有孔,风入耳

中,喜令口娲。”明.李梃《医学入门》说:“风邪初入,

反缓,正气反急,以致口眼嘱斜。”其二曰痰,多与风兼,

以痰随风动,痹阻经脉。其三曰虚。虚者多见于气血不足,

或肝肾久亏之人。如明.秦景明《医验大成》说:“一少女

素有带下症,经水愆期,此脾土不足也。秋初,忽患口眼娲

斜于左,而深秋未愈,此正亏邪炽也。”清.林佩琴《类证

治裁》说:“口眼嘱僻,因血液衰涸,不能荣于筋脉。”

[病因病理]

1.风痰阻络:腠理疏松,风邪乘虚而入,风寒之邪夹

痰,痹阻经脉,肌肉失用。

2.风热犯耳:外感风热邪毒,痹阻少阳、阳明经脉,

肌肉失用,发为本病。

3.血瘀耳窍:口眼嘱斜日久,气血不足,血液运行不

畅,瘀阻经脉,肌肉失用。

西医认为,贝尔面瘫的病变主要是骨管内面神经水肿,

85~90??患者能自愈。但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血

管痉挛或病毒感染有关。如受凉风吹袭后,引起血管神经机

能紊乱,小动脉痉挛,产生面神经缺血、水肿,亦可产生出

血性梗塞或出血性渗出。

[临床表现与诊断]

1.有受凉史或无明显诱因。

2.面瘫常突然发生,伴额弛睛露,口角歪斜。常为单

侧,少数可为双侧先后发病,多在起床后发现或为旁人首先

发现。

3.部分患者在面瘫前可能有耳后疼痛,其程度与持续

时间,常与面瘫发展的程度成正比。

4.多有患侧听觉过敏、舌前2/3味觉丧失,或口中有

金属味(鼓索神经受累)、短暂性眩晕等症。

[鉴别诊断]

应与耳源性面瘫(脓耳口眼喝斜)、耳部与腮腺肿瘤、

先天性胆脂瘤、面神经纤维瘤、耳带状疱疹等所致的面神经

麻痹鉴别。

[辨证论治]

1.风痰阻络证

主证:多在受凉后突发口眼嘱斜,面部麻木,伴完骨处

疼痛或压痛,头痛拘紧。舌苔薄,脉浮紧。

治法:祛风散邪,化痰通络。

方药:牵正散201合三蚣散加减。

加减:加羌活、独活、柴胡之类解表祛寒。

2.风热犯耳证

主证:突发口眼嘱斜,伴周身不适,发热,恶风,或有

咽痛、咳嗽,舌质偏红,苔薄,脉浮数。

治法:疏风散热,化痰通络。

方药:银翘散278合牵正散200。

加减:加板兰根、大青叶之类抗病毒;兼口苦咽干,急

躁易怒者,加柴胡、黄芩之类疏肝清热。

3.血瘀耳窍证

主证:口眼嘱斜日久,面部麻木,舌质或有瘀点,脉弦

细。

治法:益气活血,化瘀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合活络效灵丹29加减。

[西药治疗]

1.血管扩张剂:如地巴唑、烟酸、复方丹参片等。

2.维生素B族。

3.激素10日疗法:发病72小时以内者,强的松60mg,

10mg,分2次服1日后停药。

理盐水中,静滴,1次/日。

5.经各种治疗2个月内无好转者,可行面神经减压术。

[其他治疗]

1.针灸治疗

(1)体针法:地仓、颊车(均患侧)、翳风、风池、合谷、

丰隆;风热证加少商、外关;血瘀耳窍证加足三里、三阴交、

太冲。平补平泻法,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

(2)灸法:地仓、颊车。温和灸,每次15~20min,每日

1次。10次为1疗程。

(3)水针法:取翳风、丰隆穴,用维生素B?、B?z注射液,

每穴注射0.

文档评论(0)

乐毅淘文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113104600004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