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母鸡》优质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母鸡》优质教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课题

14.母鸡第1课时

课型

精读课

教材分析

本课是老舍先生另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叙述了作者对母鸡的态度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形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作者对母鸡的情感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本课的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

学情分析

本文内容浅显,学生很容易理解课文的内容。重点是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同时体会作者用词的严谨。

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阅读课文,从课文中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增强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自主学习字词,会认10个字,会写15个生字,学习“恶”多音字。理解“忠厚、如怨如诉”等词语的意思。

思维能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理解课文内容。

审美创造:初步了解“我”对母鸡态度前后的变化。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我”对母鸡态度前后的变化。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

单元主题

课件出示单元主题。

了解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学习新知

(一)课题导入

1.课文回顾:老舍的《猫》。

老舍家的猫:性格古怪,淘气可爱

教师提示学生,除了这只猫,老舍家还有家禽,母鸡。

2.课题揭示:

目的:让学生了解课文的描写对象,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以物命题:描写对象——家禽。

(2)体裁:散文(状物)

(3)教师引导学生:

①交流:谈谈你对鸡的了解。

②了解:作者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

(二)新课初知

1.资料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他是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他一生创作了一千多篇(部)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经典著作。

2.朗读欣赏: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和认识。

3.预习检查:

(1)自读课文,交流旁批不懂的生字新词。

(2)课文划分成几个部分___________。

(3)“我”开始对母鸡的态度是______,最后“我”

对母鸡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

(4)课文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什么特点?

4.结构划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作者讨厌母鸡及原因。

第二部分(第4-8自然段):描写母鸡保护雏鸡的行为。

第三部分(第9-10自然段):转变态度,赞美母鸡。

(三)字词积累

1.生字认读:出示本课要求会读的生字,在课文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2.多音字认读:恶。

(1)wù,深恶痛绝;ě,恶心;è,凶恶

(2)理解运用填空:

①我们对不法分子_____________。

②这只老虎看起来非常_____________。

③我午饭吃得太多了,现在有点_____________。

3.生字读写:出示文中要求会认的生字,并组词。

4.重点生字指导:

(1)教师从结构、部首、笔画、音序、辨析组词释义等方面指导本课的重点字“孵、警、掘、啼”。

(2)书写指导:

孵:注意左部笔画顺序,右上部撇要短小;

警:右上部是“攵”,下部第一长横托住上部;

掘:注意“出”笔画顺序;

啼:右上部不是“立”,注意“帝”字书写。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4)教师展示优秀书写作品,大家共同学习。

(5)教师再次强调书写要点,纠正普遍存在的错误写法。

(6)在课文中找找这些生字,随文识记生字。

(7)同桌互读课文,看谁掌握了生字的认读。

5.词语积累:出示本课词语,连词成句。

6.词语理解:

欺侮:欺负。

凄惨:凄凉悲惨。

颤颤巍巍:抖动摇晃的样子。

如怨如诉:形容没完没了的抱怨、诉说。

趁其不备:趁人不防备的时候。

(四)整体感知

1.情感线索:教师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找出母鸡态度变化的句子。

(1)态度一:我一向讨厌母鸡。

(2)态度二: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3)态度三: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2.原因分析:

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圈画出文中作者态度变化的原因。

(1)讨厌母鸡的原因:没完没了地乱叫,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喜欢炫耀。

(2)喜欢母鸡的原因: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五)课堂小结

1.我的收获:

(1)我收获的生字新词: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的线索:作者对这只母鸡的情感变化。

(3)母鸡的形象及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快乐美好每一天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