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1
生命的诗意
——《短歌行》《归园田居》对比阅读教案
说教材:
新教材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强调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而《新课标》中提出语文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我从其中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个方面入手进行《短歌行》与《归园田居》的群文教学。
说单元:
本单元精选了魏晋至唐宋时期的经典诗词作品八首。以“生命的诗意”为人文主题。通过群文教学的形式,借助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等方法把握诗歌内涵,体察诗人对社会与人生的思考,理解诗人的精神境界,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
我在准备《短歌行》与《归园田居》的群文教学时,是以“生命的诗意”作为切入点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情感,探讨诗人的生命追求。
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家生平,借助知人论世等方法理解诗人的人生选择。
2、诵读、涵泳诗词,掌握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比较阅读、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的精神世界,体察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社会的思考,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文化品位。
教学重点:探讨曹操与陶渊明不同的人生选择,体察诗人不同的生命追求。
教学难点:赏析诗词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说教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来组织教学。
说学法: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说学情:由于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难易适中。
说课时:一课时
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是通过比较曹操的《短歌行》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诗人抒发的不同的人生志趣作为切入点,本节课主要从了解作家人生态度和把握诗歌内容两个角度着手进行教学。
学习活动一:走近诗歌,理解思路
大声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找出两首诗中的诗眼。
诗眼指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
①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
②全篇最关键的词句,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
师明确:
忧、归。
小组合作探究:
围绕诗眼,理清两首诗的内容与情感。
生合作讨论。
明确:
①一忧:人生苦短之忧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朝露:生命短促易逝(比喻)
杜康:酒(借代)
借代: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
②二忧:贤才难得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运用了比兴的手法,将贤才比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以山高海深比喻广招人才的博大胸怀并以此起兴,意在表明诗人以开阔的胸怀接纳贤才,唯才是举。
③三忧:功业未就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以绕树徘徊的“乌鹊”尚未择枝而栖比喻贤才尚在徘徊选择之意,以此起兴流露出诗人唯恐贤才不来归附的焦急心情。
补充知识点:
比兴
赋比兴是《诗经》中?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
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
比:类比,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关联、相似。
用典
所谓用“典”,是指在诗词中通过各种手法,或引用、或化用、或改用前人的成句、故事。
作用:典雅耐读、富于文采
增加内涵容量
咏史以言志或抒情
有据可依,生动形象,含蓄简洁
3、思考:全诗围绕一个“忧”诗人也依靠杜康酒来浇愁,那么大家讨论讨论全诗的感情基调是不是消极的、低沉的???
师明确:全诗的感情基调并不消沉。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曹操虽然取得了许多成就,但也遇到了不少挫折和失败。他深感奋斗中的艰难,也因年岁增长,光阴流逝,理想尚未实现而忧愁,所以才有人生苦短之叹。但这一“叹”不是无所作为、蹉跎岁月、不思进取的消极之“叹”,而是一位渴望得到贤才帮助以实现建功立业雄心的英雄之叹。“人生几何”“去日苦多”是进取中的忧叹,追求中的苦闷。表达了诗人抓紧时机,大干一番事业的强烈愿望,隐含着的仍然积极昂扬的精神。作者的这种忧思,源于内心的焦急正因人生短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孔肯雅热课件.pptx VIP
- 唐宋湖南移民在湖南移民史上地位之的研究.doc VIP
- Unit2 We're Family 单元词汇图文讲解课件-七年级英语上册课件(人教版2024).pptx VIP
- 低功耗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docx VIP
- 广东金太阳2026届高三8月开学联考英语试卷(含答案详解).doc VIP
- 浅谈项目实施过程中造价人员工作重点.doc VIP
-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GB 31654-2021》知识培训.pptx VIP
- 绿色建筑施工方案.doc VIP
- 医务人员感染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预防、处置及上报制度.docx VIP
- 超声治疗仪产品技术要求完整注册版2024年.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