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汇编:写作专题.docxVIP

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汇编:写作专题.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写作专题

山东省聊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写作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对未来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都献给现在。——[法国]阿尔贝·加缪

②黄金时代,不在我们背后,乃在我们面前;不在过去,乃在将来。——李大钊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加缪的话重点指出应当掌握现在,阐述的是未来与现在的关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做好现在才会拥有更好的未来,或者说现在是未来的基础。因此可以说,这个作文可以转化为一个话题,即“现在与未来”,只不过在写作时候需要结合加缪的语句解读含意:只有现在才能决定未来。现在的努力拼搏,才能换取未来的美好结果。想要自己有一个光明的未来,那就必须立足当下,做好现在的事情。李大钊则强调黄金时代在我们面前、在将来,“面前”代表“现在”,“将来”就是“未来”。“不在……乃在……”引导我们关注当下,着眼未来,其意是号召青年一代要扎根现实,树立理想,为未来而奋斗。

综合两则材料,可以提炼出主题“现在与未来”。我们要思考二者之间的关系。现在决定未来,现在的努力、付出、奋斗会决定未来的样子,现在的积累、充实会决定未来的样子。所以要把握现在,面向未来。怎么做好当下,迎接未来?材料一的说法给出了答案:把一切献给现在,不要懈怠、不要懒惰,在做好当下的同时谋划好未来。

写作主题“现在与未来”具有辩证理念,我们应思考二者的关系。如要想有美好的未来,需要我们做好当下,在现在做好规划;未来是现在的引领,现在是通往未来的途径;还可以思考整个人类如何“面向未来”,现在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如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国与国之间要以包容的心态弥合分歧,求同存异,这样世界才有美好未来等。写作时阐述好现在对于未来的重要作用,可以从个人到国家,也可以以历史证明,总之,要体现对问题认识的深度及写作的层次性。

立意:

1.把握现在,赢得未来。

2.要想拥有美好的未来,需要努力耕耘现在。

3.用当下的奋斗,赢得美好的未来。

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作家王小毛在《我愿意去读懂你》中说:“因为在亲情的世界里,只有我们俩。他(父亲)越来越苍老,靠近我的姿态越来越笨拙,所以我想等一等他。我也愿意认真地去读懂爸,我想告诉他,我的心其实从未与他疏远。”其实,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常常要经历由懵懂到读懂,如读懂身边的亲人或朋友,读懂一部书或书中人物,读懂自然万物……

请以“我愿意去读懂你”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不少于800字。(2)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答案】例文:

我愿意去读懂你

小时候,爸妈因工作忙,经常把我丢在乡下的奶奶家,时间一长,我特别想了解奶奶为何有那三个习惯:让路,拾遗,泼茶。

让路

奶奶是一个小脚女人,三寸金莲支撑着他走过那崎岖的小路,蜿蜒的一生。

奶奶家所处丘陵地区,沟沟壑壑的路原本就很难走。村子里的小脚女人都呆在家里,惟独奶奶不行。常年有病的爷爷没有让她享福,她必须用那三寸金莲踏遍这羊肠小道。

奶奶走路有个习惯,就是不论前方来了大人还是小孩,熟人还是陌生人,甚至是牲口家禽,奶奶都要让出一条道来,让他们先经过。奶奶是小脚,走路不方便,为什么要先给别人让路呢?我真不明白。

奶奶说,给他们让路就是给自己让路哩。年少的我不懂奶奶的意思,但我知道村上的人对奶奶和我的家人都很好。几次,我家遇到困难,奶奶都不用求亲问友,左邻右舍都会赶来帮忙。

奶奶一双金莲,踏过了八十三个春秋,出殡那天,村子里的人都出来为您送行。这时我才读懂了您,您的谦让,获得了大家的尊敬,他们站在路边,让出一条路,现在的您终于安心地走上别人让出的路了。

拾遗

奶奶的小脚在坑洼的路上很难走。于是,奶奶走路总是低着头,防止踩宝。这也使她在路上拾到一些东西:一串钥匙,一双新鞋,贵的有钱包、手镯。古人云:路不拾遗。奶奶就不会,她把她拾起,回头挨家挨户地问,如果没有找到失主,她便会主动动员全家,等到失主拿到丢失的东西时,奶奶的脸上就会露出欣慰的笑。

奶奶经常拾一些东西,村里人丢了东西,便会到奶奶家领取。农活时家里没人,奶奶为了方便,用玉米叶编了个箩筐,放上拾来的东西,挂在门口的老槐树上。这样,村里的人都方便了。很奇怪,没有人来冒领,连村里的顽童也没来捣蛋。

奶奶临终前说,拾来的东西要保管好,不然失主会着急的。这时我才读懂了您,您用善意,回馈村里所有的人。

泼茶

奶奶喝茶前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