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盱眙南宋铭文城砖.docx

  1.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盱胎南宋铭文城砖之考证作者:王栋金山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年第06期

摘要:南宋时期,宋金“划淮为界”,盱胎为“边关重镇、军事战略要地”,因战事频繁,故筑城固地成为重中之重,也因此奠定了盱胎古城墙的基本框架格局。史料中记载盱胎城墙建造历史的文字不多,但大多集中于“南宋”之时,阅知仍可从中窥见当时时局的“紧迫”和“浩大”的建设场面。

盱胎境内城墙砖出土较多,它们是研究盱胎南宋古城墙建设的活化石。近期新发现的一批有多种铭文的南宋城墙砖不仅对盱胎建城史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更对宋金时期南北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方面关系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南宋;盱胎;铭文砖;考证

1城墙沿革

盱胎古城墙始建于南宋。据《宋史?高宗纪》载,南宋绍兴四年(1130)五月,右仆射张浚受命依山筑城,“自下运土而上者,皆有日课,望青采斫,数十里间竹木皆尽B(zhu),掘新旧冢莫知其数......”①。可见当年张浚筑城之艰辛,规模之宏大。

“盱胎之城围二十七里(13500米)”②,而邻近的泗州城城垣也不过9里(4500米)30步,作为县城的盱胎,城垣是泗州城的3倍。城墙建成后,凭借古城墙的险峻坚固,南宋对金作战的防御性有了质的提高。

但自乾道初年始,盱胎在南宋与金的对峙中多次被金国占领,战争导致城墙局部损坏。开禧年间,损坏更加严重。宋嘉定十一年(1218),盱胎军太守葛洪对古城墙又进行了一次大修。

明朝初年,盱胎古城墙保存基本完好。永乐三年(1405),燕王朱棣(永乐皇帝)发动“靖难之变”夺取皇位后,举兵南下时以泗州为基地,数次攻打盱胎,兵临城下,但都久攻未破,后择侧翼暗从马渡嘴绕道,攻其不备,方才攻下山城。攻克后,生性多疑的朱棣深为盱胎城垣之险要、易守难攻而震惊,恐一旦被其他皇族据守,会对自己的统治不利,便以与祖陵风水相背”为由,“列军盱胎、山阳之途,人持一甓(pi,砖),传递而去,创大河卫于淮安”(“大河卫”是明代专控漕运的一个军事机构)、“然城基石最为坚固,近岁修泗州,畿城限起取殆尽”③,就这样在不动一车一船的情况下,盱胎城墙砖被传递”百里以外的淮安,城墙基石用于泗州护堤的修建,至此盱胎古城墙开始逐步淡出历史的舞台。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