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复习激活思维创新——听复习课的几点思考 论文.docx

夯实基础复习激活思维创新——听复习课的几点思考 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夯实基础复习激活思维创新

——听复习课的几点思考

摘要:复习课是小学数学课的一种基本类型,很多时候,老师将复习课称为“炒冷饭”,学生学得枯燥、乏味,教师教得苦不堪言,根本达不到巩固知识点并灵活运用的目的。那么如何提高复习课的学习效率,让复习课上出精彩?本文结合三位老师的课堂,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复习课思维方法创新

之前在批阅试卷时,我总听到老师发牢骚:这道题我明明前两天才讲的,而且讲了很多遍,学生还是做错了!没错,为什么明明才讲的,并且讲了N次,学生还是不会呢?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我想这或许与我们老师的复习效果有关。我们老师在上复习课时,通常的做法是带学生将知识点简单梳理一遍;更有甚者就是大量的题海战术。学生一天做一张试卷,而试卷的题目并非老师精心设计,学生每天做着重复的试题,身心都很疲惫,即使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很透彻,台下的学生又有几个愿意去听呢?这样的复习效果可想而知。老师们刚讲的题目不会做,也不足为奇。那么如何提高复习的效率,老师们又该如何去上好复习课呢?

为了帮助教师解决这些困惑,提高课堂的效率,我区开展了可视化支撑的复习研究课。其中朱老师执教的《长方体与正方体周长的整理与复习》、汪老师执教的《多边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俞老师执教的《比较类数量关系》三节复习课给我印象深刻,让我对复习课有了全新的认识。三位老师以自己对复习课的理解,结合本节课的知识点对课堂要效率做了很好的诠释。下面我将结合以上三节课谈谈我对小学数学复习课的一点看法:

一、复习课不是“炒冷饭”,而是思维发展“迭代”

朱老师整节课情境设计巧妙,利用布置班级文化墙中选择胶带的长度这个情境贯穿整个课堂。

首先,课件出示一个长为6分米,宽为3分米的长方形和一个边长为2米的正方形泡沫板,问:“围这两个泡沫板各需要多长的胶带?”学生根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轻松算出图形的周长,也就是胶带的长度。

然后老师让学生用两块同样的长方形泡沫拼成一个“学习园地”,该如何拼呢?此时学生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拼成了一个长方形,另一种拼成了一个正方形。老师问:“装饰条贴在哪呢?需要多长呢?”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得出两个图形所需要的装饰条长度不同。教师继续追问:“为什么装饰条的长度会不一样呢?”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拼正方形少了2条长,拼长方形少了2条宽,也就是说谁减少的多,谁周长就短些。拼——周长减少。

有了“拼”的基础,接下来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顺利地理解了分——周长增加,增加的长度就是2个剪开的边的长度。在“拼”和“分”活动后练习的难度加大,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一根彩条如果可以拼成边长为5分米的正方形,那么这根彩条可以拼成长和宽分别是几分米的长方形(取整分米数)?”学生通过交流发现其实只要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为10分米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同一根彩条不管围成什么样的图形,周长都是不变的。最后课件出示不规则图形,问:“装饰条的长度够吗?”

此时学生将不规则的形状通过平移变成规则的图形,得出周长不变,学生的思维再一次被激活。整个教学过程,我可以真切感受到孩子思维激流的涌动,智慧光芒的闪耀。学生的思维从散状的,零碎的,走向了有深度的思考,学生在“变”与“不变”中加深了对正方形和长方形周长的认识。

二、复习课不仅“因学设教”,更要学习方法“引领”

汪老师这节复习课,她设置了前置性作业,让孩子们自己整理已经学过的图形的面积。课始老师选择几个有代表性同学整理的作业进行交流汇报:第一位同学,用表格的形式整理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三个图形的面积,并整理出各种图形面积的推导过程;第二位同学用表格的形式不仅整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而且还整理了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可谓比前一个同学有了进一步的思考;第三位同学用思维导图的形式不仅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整理出来,还整理出面积的推导原理——出入相补原理,以及高、底的计算方法。

不同的思维水平和整理知识的能力,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将所学的知识整理出来,实现了知识的条理化、结构化、系统化,减轻了记忆的负担。正如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曾说过:“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学生亲身参与知识的整理过程,自然会对这些知识印象深刻。

另外,汪老师的这节课中还有一个亮点值得我去学习。老师先让学生自己整理多边形的面积,然后利用希沃白板让学生发现:当梯形的上底缩为一个点时,它就变成了一个三角形;当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一样长时,就变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当平行四边形的两条边互相垂直时,平行四边形又变成了长方形。

由此可见,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都可以由梯形演变而来,因此计算图形的面积时,我们只需要记住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上底+下底)×高÷2,而其他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可以套用这个公式,三角形可以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