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儿科护理学》精品课件 第十章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pptx

《儿科护理学》精品课件 第十章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pptx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小儿肺炎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上呼吸道包括鼻、鼻窦、鼻泪管、咽、咽鼓管及喉。小儿上呼吸道解剖特点及临床意义部位特点临床意义鼻鼻腔短小,无鼻毛,后鼻道狭窄,黏膜嫩,血管丰富易感染,引起鼻塞致呼吸困难,影响吸吮鼻窦鼻腔黏膜与鼻窦黏膜相连续,鼻窦口相对较大急性鼻炎常累及鼻窦,以上颌窦和筛窦最常见鼻泪管较短,开口处瓣膜发育不全鼻腔感染易引起结膜炎咽狭窄、垂直。咽扁桃体在小儿6个月已发育,腭扁桃体在1岁末逐渐增大,4~10岁时发育达高峰,14~15岁后逐渐退化扁桃体炎常见于年长儿,1岁内少见咽鼓管宽、短、直,呈水平位咽炎时易致中耳炎喉呈漏斗状,相对狭窄,黏膜柔嫩且富有血管及淋巴组织轻微炎症即可出现声音嘶哑一、解剖特点(一)上呼吸道

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肺、胸廓及纵隔。小儿下呼吸道解剖特点及临床意义部位特点临床意义气管、支气管气管、支气管管腔相对狭窄,软骨柔软,缺乏弹力组织,支撑作用差;黏膜柔软,血管丰富,黏液腺分泌不足,纤毛运动差,清除能力较弱;右支气管粗、短、直,为气管的直接延伸易感染,致呼吸道阻塞,感染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异物易进入右支气管,引起右肺不张和右侧肺炎肺弹力纤维发育较差,血管丰富,间质发育旺盛,肺泡小且数量少,肺含血量多而含气量少肺部易感染,可引起肺间质性炎症、肺不张、肺气肿等胸廓、纵隔呈桶状,肋骨水平位,膈肌位置较高,胸腔小而肺相对较大,呼吸肌发育差;纵隔相对较大,组织松软呼吸时肺扩张受限,肺部病变时易出现呼吸困难,导致缺氧出现发绀;胸腔积液或积气时易致纵隔移位一、解剖特点(二)下呼吸道

小儿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易出现呼吸节律不齐,早产儿、新生儿尤为明显。由于小儿代谢旺盛,需氧量高,但其解剖特点使肺扩张受到一定限制,肺活量小,只能通过加快呼吸频率来满足生理需要,因此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各年龄小儿呼吸和脉搏频率比较年龄呼吸(次/分)脉搏(次/分)呼吸∶脉搏新生儿40~45120~1401∶31岁以内30~40110~1301∶3~42~3岁25~30100~1201∶3~44~7岁20~2580~1001∶48~14岁18~2070~901∶4二、生理特点(一)呼吸频率和节律

小儿呼吸肌发育不完善,呼吸时胸廓的活动受限而膈肌活动明显,呈腹式呼吸。随着年龄的增长,呼吸肌发育日趋完善,膈肌下降,肋骨由水平位逐渐变为斜位,胸廓前后径和横径增大,逐渐出现胸腹式呼吸。二、生理特点(二)呼吸类型(三)呼吸功能的特点小儿肺活量、潮气量、每分通气量和气体弥散量均较成人小,如小儿的肺活量仅为成人的1/3;同时小儿气道管径细小,呼吸道阻力较成人大,故小儿各项呼吸功能的储备能力较低,患呼吸道疾病时,易发生呼吸道功能不全。

三、免疫特点小儿呼吸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均较差,咳嗽反射和纤毛运动功能差,对吸入呼吸道的尘埃及异物颗粒不能有效清除。婴幼儿体内免疫球蛋白含量低,尤以分泌型IgA(SIgA)为低;肺泡巨噬细胞功能差,乳铁蛋白、溶菌酶、干扰素、补体等数量和活性不足,故易发生呼吸道感染。

2小儿肺炎

肺炎(pneumonia)是指由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症,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中、细湿啰音为临床特征,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是我国5岁以下小儿死亡的首要原因,被列为我国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肺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及气候骤变时多发。

①病因分类分为感染性肺炎和非感染性肺炎。③病程分类分为急性肺炎(1个月内)、迁延性肺炎(1~3个月)和慢性肺炎(3个月以上)。②病理分类分为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等。④病情分类分为轻症肺炎和重症肺炎。分类方法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小儿以支气管肺炎最常见,本节重点介绍支气管肺炎。常见病原体为细菌和病毒,也可为病毒、细菌的混合感染。发达国家小儿肺炎病原体以病毒为主,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最常见,其次为腺病毒、流感病毒等。发展中国家以细菌为主,以肺炎链球菌最常见。近年来,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和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有增加趋势。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症、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等患儿易患本病,且病情严重、迁延不愈。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病原体经上呼吸道入侵,少数经血行入肺,引起支气管、肺泡、肺间质的炎症。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致管腔狭窄,通气功能障碍,二氧化碳潴留,引起高碳酸血症;肺泡壁因充血水肿而增厚,肺泡腔内充满炎性渗出物,影响换气功能,导致低氧血症。因缺氧,患儿呼吸与心率加快,出现鼻翼扇动和“三凹”征。病原体毒素吸收入血可引起毒血症,患儿常有不同程度的感染中毒症状。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及毒血症可引起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一系列症状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文档评论(0)

灵犀地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灵犀工作室专注于职业教育发展,课程资源定制开发、课件定制设计、教材开发、专业内涵建设等服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