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季宏观经济展望:内外兼修-申万宏源.pptx

2024年春季宏观经济展望:内外兼修-申万宏源.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年春季宏观经济展望;

?引言:我们总体上仍维持去年11月提出的经济“倒U型”判断不变,今年以来重点关注两大新的积极变化,其一是“被低估”的出口外部环境,其二是“被忽视”的国内政策方向。

?出口与海外:“被低估”的三条主线。凡是成功走出后地产时代的经济体,均采取转型出口模式。我国也需借鉴,但目前市场对于我国出口存在三方面低估。1)长期:主流观点认为逆全球化将压制我国出口长期表现,但数据上显示全球技术进步与全球化高度相关,背后是技术进步后供给创造需求、产业链再分工的效果,本轮全球技术进步也将驱动全球化率提速,且每一轮发达国家制造业回落往往是全球化率提升的起点,而非终点。2)中期:市场担心美国制裁将压制我国出口中期表现。但实际上,我国出口产业链出现两大变化形成对冲,其一是产业变化,包括从依赖美国的加工贸易转向依赖自身的自主产业,以及加工贸易内部提档升级。其二是国别变化,虽然美国降低从中国进口,但非美国家包括欧盟日本仍在加快从中国进口,且2021年以来出现“绕道”美国监管、对美国形成出口的新型对冲方式,且疫后美国财政天量扩张后,高昂的债务付息成本也令其难以真正与低通胀输出国(中国)完全脱钩。3)短期:市场认为只有欧美补库才能拉动我国出口增速回升,但实际上欧美库存是“二阶导”影响我国出口。换言之,欧美库存去化结束本身也利好我国出口,测算潜在空间达10个百分点,同时还包括与欧美库存不相关的出口利好逻辑。4)总结:全年出口增速预期1.3%,中期呈现出口韧性、进口减少特征,贸易顺差率将上升。

?地产:供给超调与“被忽视”的政策。从海外住宅投资占GDP比例来看,我国三年时间完成了海外8-10年“去地产”工作,但该现象背后是我国地产调控模式不同。海外调控是收紧需求,但我国调控是遏制供给,这注定了我国地产供给侧会在短期出现持续超调,有三大影响:1)影响一:房地产拉长施工周期,投资仍将继续回落,同时期房竣工率较低(46%),期房交付风险积聚,住宅竣工高增相应不可持续。2)影响二:购房需求并未被政策打击,但供给超调导致居民产生观望情绪,进而新增35万亿超额储蓄,并导致信用传导不畅、M1M2剪刀差走扩。3)影响三:潜在需求无法释放,房价持续下跌。而在应对政策方面,“三大工程”无助于直接解决供给超调,且结构上存在难以形成盈利闭环等三大局限,政策仍需要针对供给超调“对症下药”,也即保交楼需要加码,后者此前被市场忽视,而3月国常会部署房地产工作中首要强调保交楼,后续关注PSL扩容、政策性信贷等工具配合。保交楼相应产生四大效果,其一稳投资,其二释放潜在购房刚需,稳定房价,其三缓和居民对于存量资产交付的担忧,降低预防式储蓄动机、稳定消费,其四疏通居民部门信用向企业传导,缓解M2-M1剪刀差与低通胀问题。;

?消费与财政:关注消费季节性、财政收入稳定性。居民消费的锚仍是居民收入本身,但短期内消费的节奏发生变化,主要是源于服务消费,且具有以节日为中心的散点式分布特征,24Q1服务消费集中释放或会令24Q2服务消费降温。商品消费方面,我们发现不同地区的韧性是不同的,以江苏浙江代表的高收入地区汽车和家电是趋于改善的,该地区房价稳定时其弹性可能释放的更充分。再叠加地产竣工和“以旧换新”的传导,汽车和家电仍是商品消费中的亮点。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小幅上修全年社零增速至5.3%。财政方面,净融资积极但难掩财政收入的不确定性,这令财政四本账支出占GDP比重距离2018-2020年水平仍有一段距离。同时,财政化债的范围在扩大,预算外净融资的潜在压力可能对冲预算内扩张对经济的积极效果。不过考虑到财政是政府稳定需求的最有效抓手,我们不排除后续为弥补收入不足而额外加码的行为。在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后,我们维持全年广义基建投资增速15%左右的判断不变。

?货币与通胀:政策锚定价格水平。自去年四季度政策将“价格水平”作为今年重要考量以来,年初降准降息幅度均录得今年新高,在春节错位因素扰动逐步消退后,CPI通胀也回到正数区间,结构上更是呈现核心商品CPI高于核心商品PPI的特征,显示产能过剩虽压制出厂价格,但终端零售价格并不低。展望后续,货币政策上半年靠前发力已完成,后续更多为配合型操作,包括设备投资再贷款等结构性工具可能

文档评论(0)

沧海一粟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文不能提笔控萝莉,武不能骑马战人妻,入佛门则六根不净,入商道则狼性不足,想想还是做文字民工!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