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再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再考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以下简称《夜宴图》)自20世纪50年代经周恩来总理特批从香港购入为故宫博物院典藏,至今又过了六十多年。但对该图卷的认知却是令人唏嘘。故宫的有关专家一直视《夜宴图》为“宋摹本”,其实也就是否定《夜宴图》为五代南唐顾闳中所作的真迹地位。徐邦达早在《中国绘画史图录》中就指出为“宋摹本”,而在其《古书画伪讹考辨》一书中其实是认为是南宋摹本,“此画在孙氏《庚子销夏记》中称为‘大约南宋院中人笔’,那是可信的”①。近年学者余辉亦承述其意,甚至明确申明为“南宋摹本”“南宋人作”。在今年中央电视台《文明之旅》节目中则有更具体的阐述②,认为“《韩熙载夜宴图》是历史上著名的‘谍画’”,此图画出“两个王朝(按指南唐和南宋)灭亡前夕官员的生活状态,不检点”,又说“这幅画带有穿越的特点,出现南宋的衣冠、器物”等等,说法都很新颖。问题在于,我们应当如何来认识《夜宴图》,认识韩熙载,如何来认知《夜宴图》的真伪?数十年来,我研读晋唐宋元古画名迹,尤其于五代南唐名家深怀敬意。如顾闳中之《韩熙载夜宴图》,我曾发表两篇论述,“《韩熙载夜宴图》非宋摹本”和“《韩熙载夜宴图》空间新解”。前一篇我实际上是从十个方面考辨《夜宴图》为顾闳中真迹,后来编者易题为“非宋摹本”,也即与徐邦达的论点不同③。忽忽已十年前事,今有所感,因为文“再考”,我坚认《夜宴图》不是什么“宋摹本”“南宋摹本”或“南宋人作”,而是顾闳中的传世真本。

一、《夜宴图》之缘起

《夜宴图》之题解直接见于北宋《宣和画谱》卷七,云:

顾闳中,江南人也。事伪主李氏,为待诏,善画,独见于人物。是时中书舍人韩熙载,以贵族世胄,多好声伎,专为夜饮,虽宾客糅杂,欢呼狂逸,不复拘制。李氏惜其才,置而不问。声传中外,颇闻其荒纵,然欲见樽俎灯烛间觥筹交错之态度,不可得。乃命闳中夜至其第,窃窥之,目识心记,图绘以上之。故世有《韩熙载夜宴图》……

这就是宣和御府所藏《韩熙载夜宴图》之来历。所幸《夜宴图》传奇色彩的缘起和卷中艺术难可企及的感染力、艺术魅力得以载誉画史,传于后世。

这里要辨明的是,顾闳中是因李后主之命,去韩熙载家,“夜至其第,窃窥之”,要他“目识心记,图绘以上之”。李后主因惜韩熙载之大才,常欲重用,但又闻他私下,常为“夜饮”,“荒纵”声传中外,因心下迟疑,又无法往观,所以才想到如此一招。顾闳中所有史料太少,当时后主宫中为翰林“待诏”的大有人在,如同时之周文矩、卫贤、王齐翰、颜德谦等名家,且皆擅人物,何故要指派顾闳中入其私第,去画韩熙载夜宴图呢?显然,顾闳中不但默写能力超绝,能“目识心记”,而且也一定与韩熙载私交甚好,否则,陌生之辈,或过从不密者也绝难涉足其间。顾闳中,我以绘画创作的一般规律而论,如果不是与韩熙载以及其周边的宾客、门人等相识以至熟稔,我以为他不可能创作出《夜宴图》。如此结构复杂、场景丰富、人物众多的长卷,是无法只用一二次或稍多的“夜至其第,窃窥之”所可下笔完成的。范宽创作《谿山行旅图》尚且经过“卜居于终南太华岩隈林麓之间”(《宣和画谱》卷十一,范宽),“居山林间,常危坐终日,纵目四顾,以求其趣”(刘道醇《圣朝名画评》),更何况是形象丰富的人物画卷呢?我考证范宽《谿山行旅图》画的粉本,正是其故乡华原(今陕西耀县)照金一带的山水,是他的家山,生于斯长于斯的山水之间。顾闳中能画出如此妙绝的《夜宴图》,推而想之,如对其中人物不了然于心是无法臻此化境的。一个佐证是,同时有顾大中者,《宣和画谱》疑其为顾闳中“族属也”。宣和御府所藏其画只一件,也是《韩熙载纵乐图》。顾闳中和顾大中都画过韩熙载,显然不是偶然的,二人的关系也多有联想。

基于上述理解,顾闳中受后主之命,去画韩熙载的夜宴图,就是有备而为,而且也绝非派去的“间谍”,而为“谍画”。从画中观之,顾闳中在画中对韩熙载是倾注着深深的感情和同情的。韩熙载作为南唐三代的名臣,李后主对他也是仰仗和敬重的,他派人去暗中观察作画,并非是要去“打倒”他、整肃他,而是相反,想重用他,“后主累欲相之”④。事实上李后主对韩熙载一直是回护的,甚至他去世后后主还加封他相当于宰相的称号和待遇。李后主真的要窥测他,只要派人去暗访,向他汇报就可以了,为何却要别出心裁派画家去画出来呢?这一层也正是李后主对有关韩熙载的传言也抱有好奇有想一窥其秘的喜好,甚至有几分欣赏的态度。所以这一层倒是为人所忽视的。

二、如何看待韩熙载

韩熙载(908-970),“字叔言,潍州北海人。后唐同光中举进士,名闻京洛。”“其父光嗣,为平卢军节度使副”。同光末(923-926)因青州军乱,其父被推为留后。后唐明宗即位(926),其父光嗣见杀。熙载因来奔于吴。时顺羲(十国吴睿帝杨溥)六年,熙载19岁,上《归国状》(“顺羲六年七月归明进士韩熙载状”)⑤,遂从事于吴。熙载一生效力南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