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熙载——南唐国祚的人格投影.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韩熙载——南唐国祚的人格投影

韩熙载之所以能留名于世,并非因为什么重大事件或者过人才智,而主要靠的是顾闳中那幅名画—《韩熙载夜宴图》。

之所以要画这幅长卷作品,是因为李煜曾想任命韩熙载为宰相,但是听说他帷薄不修—生活作风比较混乱,就派了两个写实派绘画高手到韩府,要他们记录下韩熙载的生活情形。这一次政治偷窥,却造就了一幅千古名画。

长卷共分为五部分,有“聆听琵琶”、“擂鼓起舞”、“盥手小憩”、“重奏管龠”、“再开歌舞”等场景。在“重奏管龠”里,韩熙载身穿白色单衣,袒胸露乳盘坐在椅子上,手摇纨扇,面色肃穆,似乎想起了什么遥远的事情。最后一幕,曲终人散,客人或者作别离开,或者留下来和侍女大胆调笑……

与众人的放荡轻佻形成明显对比的,是韩熙载独立当庭,怅然所失地遥望着远方……

在这幅长卷里,南唐官员奢靡安逸的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不过画面里的主人公,似乎和整个气氛格格不入,他表情里有种淡淡的忧愁。晚年韩熙载,正如南唐后期,壮志湮灭无影,纵有金戈铁马、万卷韬略,也只能沉醉于夜夜笙歌。

在奢侈的纸醉金迷之下,是一个敏感迷茫,乃至沧桑沮丧的灵魂。韩熙载人生轨迹的嬗变过程掩映的是南唐国祚的人格投影。

年轻时候的韩熙载不是这样的,那会儿他和所有自以为身怀利器的年轻人一样,以天下为己任,“怀抱奇志,行有异操”。因为父亲涉嫌造反,他只好流窜江南,出发之前,与好朋友李谷比赛自吹自擂,韩熙载说:“如果江南用我做宰相,我一定可以长驱直取中原!”李谷毫不示弱:“如果中原用我做宰相,取江南易如反掌!”

两个年轻人吹完牛皮,就匆匆作别,不料到了江南,韩熙载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礼遇。当时的南唐叫吴国,还是杨溥当政,韩熙载就给杨溥写了一封求职信,写得气势磅礴锋芒毕露,完全没有求职者应该具备的正常谦逊,简单来说,重点是讲述了人才的重要,然后表示自己就是个大大的人才—“某爰思幼稚,便异诸童。竹马蒿弓,固罔亲于好弄;杏坛槐里,宁不倦于修身。但励志以为文,每栖身而学武。得麟经于泗水,宁怪异图;授豹略于邳垠,方酣勇战”。

当时的实权人物徐知诰为人谨慎隐忍,所以很不看好这个北方来的年轻人,认为他除了夸夸其谈之外,没什么真才实学,再加上韩熙载颇为自负,为人狂放不羁,不能团结大多数同志,所以一直很不得志。

吴天祚三年(937年),徐知诰接受杨溥的“禅让”,登上皇帝宝座,南唐就此建立,过了一年,为了证明自己有根正苗红的贵族血统,徐知诰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改名李昪,同时将儿子改名为李璟。

这时候的愤青韩熙载,还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天马行空,我行我素。李昪安排他做秘书郎,辅佐太子李璟。当时和他一起来南方的人,大部分都得到了重用,唯有他郁郁不得志。

直到李昪驾崩、李璟即位之后,才慢慢开始重视韩熙载。韩熙载数次上章进谏,都得到了李璟的采纳,他改进了南唐很多不规范的礼仪,在朝中的地位日渐显赫,但这也引起了宋齐丘、冯延巳的忌恨。

后来李璟自觉强大,好大喜功的毛病犯了,就想要欺负一下邻居。944年,趁着闽国王氏兄弟为了皇权大打出手之际,李璟发兵讨伐闽国。然而在福州一战中,由于指挥者无方,南唐一败涂地。

朝廷官员包括韩熙载在内,纷纷上表弹劾陈觉、冯延鲁这两个败将妄臣。然而这两人最终却得以免死,原因在于,冯延鲁是写过“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冯延巳的亲弟弟。

李璟喜欢写词,冯延巳也喜欢,共同的爱好使他们走到了一起。当年李璟还是太子的时候,冯延巳就和他朝夕相处,在匡庐鹤鸣峰下读书,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冯延巳曾经有一首《长命女》的词,用夫妻之情来比喻君臣之情: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长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可见,冯延巳和李璟的关系不是一般的铁。这次弹劾事件之后,韩熙载遭到排挤,被贬为和州司马,不久又改任宣州节度推官。

冯延巳的词的确不错,堪称大家,但是为人浮华轻佻。以冯延巳和冯延鲁为首的五个人,被大家称做“五鬼”,他们整天以吟诗唱词为乐,丝毫不顾国计民生。

读着冯延巳那美丽温婉的词句,恐怕很难将他和“祸国殃民”、“奸佞狡诈”以及“狗屎”这样的语句联系起来,因此,历史的真相,确实不能只看表面。

紧密团结在李璟周围的,是“五鬼”这一类人物,韩熙载没有勇气再去正面对抗,他选择了逃避,像鸵鸟埋沙一样沉醉在诗酒歌舞中,成为放浪形骸的逍遥人士。可以说,正是他这一类明哲保身的人,加剧了南唐政权的垮塌。

在外州工作了很多年后,韩熙载再一次回到皇帝身边。尽管韩熙载当时是五品官,但毕竟是幕府旧僚,所以李璟破例允许他穿三品的紫袍,一时间貌似前途大好。

但是政治这东西,非常讲究配对,也就是君臣的搭配,魏征那样的臣子,也只有在唐太宗手下才可以发挥作用,试想将他搬到明太祖殿前,恐怕早就死了几十回了。所以即便李璟念旧,对韩熙载很有感情,但是毕竟价值观相去甚远,有很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