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XX河黑臭水体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工程效益及目标可达性分析
目录
TOC\h\z\u8.1工程效益分析 1
8.1.1环境效益 1
8.1.2经济效益 1
8.1.3社会效益 2
8.2目标可达性分析 3
8.1工程效益分析
XXX河流域水污染整治工程是XXX河流域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生态环境、削减环境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造福社会的环境保护工程,工程的建设将在环境、生态、社会、经济等方面产生明显的效益。
8.1.1环境效益
本实施方案的实施,将改善XXX区XXX河流域的水环境质量,并改善长江入水水质,为流域的经济开发及持续发展,将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它可以大幅削减水环境污染物,有效保障流域的水环境质量,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沿河街道的防洪能力,有效利用河流的水资源。从根本上改善水体黑、臭现象。实现XXX河流域水环境可持续发展。
8.1.2经济效益
(1)水质改善经济价值
水质改善蓄含十分巨大的经济价值,因我国未制订相关资源政策无法直接评估水质改善的经济效益,但通过水质改善可能带来的间接效益,可以分析改善的经济效益。
(2)水污染控制效益
水污染控制效益可以用污染损失费用来衡量。目前流域污染较为严重,如果不及时进行水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其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势必加剧流域水资源紧缺局面、工农业以及生活用水严重不足、供水处理成本增加、景观质量下降、健康安全投入增加、水污染治理费用增加等等,污染损失费用十分巨大但难以确切评估。
8.1.3社会效益
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方案实施过程也是一次深刻的、生动的环境保护宣传过程,通过具体的环境保护行动,使人们能够深刻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使人们懂得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包括经济损失、健康损失、资源流失等,这一行动较单纯宣传更为有效并易于被人们所接受,此外规划方案实施后还将伴随着大量宣传工作,包括工程重要性,一旦人们认识理解了环境保护的深刻含义,流域环境保护将产生质的飞跃,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将成为居民的自觉行为。
提高了公共健康水平。流域自然环境改善和农村废水收集处理系统等基础设施完善,一方面净化了水体和空气,另一方面消除了蚊蝇等疾病传播媒质的滋生环境,人类生存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减少了疾病发病率,对公共健康是极其有益的。
促进了流域生产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规划方案实施后,流域人口素质将逐步提高。大规模教育培训会促进科技技术推广,减少农业污染。低投入、高产出、少废农田管理技术的推广,将使XXX河流域的农民逐步掌握合理施肥、优化施肥以及一系列田间管理技术,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本方案的实施也将极大地促进本流域的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同时,还将大大地提高人们的生活、生存环境质量,有益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群众提供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8.2目标可达性分析
参照工程实施项目对污染负荷去除率经验值:污水截流对点源各项污染指标去除率为100%;生态恢复及绿化结合景观建设进行,在合理设置的条件下,可以对地表径流起到净化、拦截作用,COD去除率为20~30%,NH3-N、TN去除率为25%~35%,TP去除率为15%~25%;浅水生态系统是介于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域,包括一部分浅水区和与水体毗邻的陆地区,对浅水区域的污染治理及生态恢复具有很好的效果,对COD去除率为10%~20%,NH3-N、TN去除率为20%~30%,TP去除率为20%~30%;同时,对黑臭河道及翡翠湖进行清淤,对各污染物去除率按40%-45%考虑。预测XXX河水质较现在水质将有所好转,XXX河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实施后到2017年,XXX河流域各监测断面彻底消除黑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