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褐盲蝽检疫鉴定方法.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SN/T1355—2004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动植物检疫实验所负责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生芳、徐瑛、傅冬良。

本标准系首次发布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1355—2004

可可褐盲蝽检疫鉴定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进境植物检疫中可可褐盲蝽的检疫和鉴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可可褐盲蝽的检疫和鉴定。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胝callus

在半翅目昆虫中,指前胸背板前叶一对略呈椭圆形的区域,常略隆起或质地特殊。2.2

盘域(或称中域)discalarea

对于昆虫的前胸背板而言,是指前胸背板中心区。

2.3

膜片membrane

半翅日昆虫前翅端部薄而透明或半透明区城。

2.4

爪片elavus

在半翅日昆虫中,半鞘翅后缘处被一条与后缘近平行的逢线(爪片缝Clavalsuture)分割出的一个

狭片。

2.5

革片Corium

在盲蜡科,半鞘翅除爪片与模片之外的部分。

2.6

楔片Cuneus

在盲蝽科,花蝽科,革片端角处被一短横线分割出的一个小三角形区域。

3原理

可可褐盲蜡广泛分布于西非,严重危害可可等作物(参见附录B)。该虫属半翅目Hemiptera盲蝽科Miridae大盾盲蝽属Sahlbergella。盲蜻科为半翅目的一个大科,世界已知约5000种。在掌握盲蜡科形态特征的基础上,形态鉴定中需强调大盾盲蝽属的属征及可可褐盲蜡种的鉴别要点。另外,寄主被害状也是现场检验的重要依据。

4仪器和试剂

4.1仪器

放大镜、体视显微镜、生物显微镜、小毛笔、镊子、剪刀、白瓷盘、解剖针、指形管、标签。4.2试剂

保存液:75%乙醇。

2

SN/T1355—2004

5现场检疫

5.1检查被害状

在现场用放大镜对入境可可类材料如种苗、枝条、果英的青光面仔细查找,受可可褐育蝽危害的果英出现圆形小斑点,后变黑、腐烂或开裂。嫩梢被害后先出现水渍状梭形斑点,后变黑,组织干枯下陷,被害处出现纵折痕。茎干被害后出现细长卵形下陷斑,被害有裂纹,约20d后树皮裂开,可看到死后切皮纤维的网状结构。如果受害茎干组织愈合,则在白班边缘产生棱形突起的痴。

5.2收集虫样

用木条拍击寄主材料,使可疑盲蝽跌落,下面用大白瓷盘收集标本;如检查被害状时发现可疑直蝽,

则用小毛笔挑起,放入指形管或75%乙醉保存液中。

5.3表面检验

在进境可可类材料的种苗、枝条、果英上如发现可疑盲蜡类卵、若虫时,可移入室内在25℃,相对湿度75%条件下饲养观察,待成虫出现后进行镜检。

6实验室鉴定

6.1盲蝽科鉴定特征

触角四节,喙四节,无单眼;前翅分为革片、爪片、楔片及膜片四部分,膜区的脉纹围成两个翅室,

6.2大盾盲蝽属Sahlbergella鉴定特征

复眼大,其宽约为头顶宽之半,具短柄,向两侧伸出。触角第一节粗短,第二节具排列不规则的颗瘤,第三节向端部渐膨大,第四节短于第三节,水滴状。前胸背板六角形,盘域具粗大刻点,并散布光滑的小颗瘤。小盾片大,较强烈拱隆,表面构造同前胸背板。胫节粗而略弯,圆柱形,密布半直立毛,外侧不呈波曲状。

6.3可可褐盲蝽鉴定特征

6.3.1成虫

体长8mm~10mm,宽3mm~4,5mm。褐色至红褐色,散布淡色斑,触角褐色至黑褐色。前胸背板的胝多为黑色,或多或少隆起。前翅膜片黄色,密布大形褐斑。腿节有一淡色宽环,两端黑褐色,两侧黄白色,散布稀疏的褐色碎实(参见图A.1)。

6.3.2若虫

政瑰色或果色,体圆形或小球形。老龄若虫腹节有明显的圆疣,并整齐横向排列于每个环节。胸及小盾片有皱纹。

6.3.3卵

长1.6mm~1.9mm,圆简形,白色,孵化前玫瑰色。端部稍弯曲,前部有隆线,有两个不同长度的

附器。

7结果判定

以成虫鉴定特征为依据,符合6.1,6,2,6.3形态特征的可判定为可可褐盲蜡。

表A.1

SN/T1355-2004SN/T1355—2004

SN/T1355-2004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可可褐盲蝽的分布和寄主植物

B.1分布

塞拉利昂、加纳、多册、尼日利亚、喀麦隆、中非、乌干达、扎伊尔、刚果、斐南多波岛等地。

B.2寄主植物

Berriaamomilla、几内亚班贝Bom

文档评论(0)

std3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