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英语,增强文化自信 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好英语,增强文化自信

“Language”在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中的解释为“asystemofcommunicationbywrittenorspokenwords,whichisusedbythepeopleofaparticularcountryorarea.”而“culture”一词的解释是“theideas,beliefsandcustomsthataresharedandacceptedbypeopleinasociety.”可见,交际是语言最重要的功能,同时语言也是文化的载体。虽然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文化现象不能独立存在于语言之外。只有通过语言,文化才可以保留、扩展和传播。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可以充分表达中华优秀文化,传播中国声音,将中华文化的种子播撒到地球的每个角落。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地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著名哲学家、已故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也曾经指出:“一个民族谋求文化的发展,必须具有坚定的民族自信心。”由此可见,培养文化自信是何等重要。

高中阶段的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作为高中英语教师,我们应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总目标。其中,党的教育方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中国情怀、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的能力等,无一不蕴含了要让学生去了解中国文化以及把中国文化介绍给世界的要求。

我们现在所用的译林版英语新教材是优质的英语学习内容的载体。恰如许渊冲先生给译林版英语教材的题词,“译林版英语教材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这套教材在帮助学生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汲取文化精华的同时,也让学生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增强了文化自信,形成了自尊、自信、自强的良好品格,使得他们具备了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

英语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应如何渗透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我个人体会如下:

一、利用教材中的中国元素,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译林版高中英语新教材精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关的内容,教材中广泛涉及了孔子、李白、黄大年、屠呦呦等中国优秀人物;也谈及《红楼梦》、《清明上河图》、《梁祝》、《黄河钢琴协奏曲》等经典的中国文学和艺术作品;将中国的古诗词名篇《生查子元夕》、《春晓》、《夜宿山寺》进行了英译;书法、丝绸之路、太极、针灸等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符号,教材中也有涉及;同时也提到了中国探月工程、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等中国现当代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们体会到中华文化的精髓,增强了国家的认同感;同时他们也能养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高中生在提高自己的英语知识的同时,也可利用英语这一语言载体,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正能量向世界传递。

二、从合适恰当的角度出发,将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介绍给世界

高中生对中国的文化已经有了相对较多的了解,因此在介绍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时,不能只让他们对节日和习俗进行表面的、浅显的介绍;而是要让他们能够掌握住这些节日和习俗的文化精髓,以及新时代的意义。

译林版高中英语新教材所选用的文章,都是从合适的角度出发,契合时代的特征,把内容用优美合适的英语表达出来。例如,Festivalsandcustoms单元中,教材就选用了一篇与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有关的语篇,文章讲的是一家三口坐高铁回老家过春节的专题报道,由一个小家的故事折射出中国人对家的眷恋、对团圆的重视,也反映了中国经济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合理利用这一语篇,引导学生谈家国情怀、敬老孝亲;谈家乡的变化、祖国的繁荣富强带来的文化自信。

三、重视中外文化对比框架下的中国文化学习

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s说过:“帮助学生在学习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语言的基础。”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感知、比较、分析和鉴赏,使学生在了解中西文化的异同中,进一步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对待世界文化的态度;从而调动学生学习世界文化的热情,提升本民族的文化自信。

围绕同一单元主题,译林版高中英语新教材在不同板块中呈现中外多元文化知识,引导学生在中外文化对比框架下进行学习。例如,选择性必修第一册Unit3Reading板块介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