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汗国遗址泪泉与普希金
八月初的一天清晨,当第一缕金色的阳光透过车窗的时候,我们这支来自不同国度客人组成的临时旅游团队已经踏上了寻访克里米亚汗国遗址的访古之旅。
白色的旅游车驶出了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城区,沿着海岸线上蜿蜒的沥清路向西疾驰,不远处的黑海波光粼粼,波澜不惊,偶尔还能望见三、二只小帆船在航行追逐。
旅游车渐渐驶离了海岸,往北沿着树林间的公路盘旋而上,开往
克里米亚山脉深处的腹地。旅途中,导游娜达莎小姐用俄语向我们讲述着往昔那遥远的岁月里,克里米亚汗国的轶事,而儿子则坐在我身旁即时轻声翻译给我听。
当年,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铁骑横扫千军,所向披靡,经过多年征战,建立了幅员辽阔、横跨欧亚的草原帝国大蒙古帝国,其中,包括成吉思汗孙子拔都的金帐汗国。后来,金帐汗国分裂为几个小汗国,克里米亚汗国就是其中之一。它的疆域东起顿河下游、西至第聂伯河下游,南北幅员亦辽阔。汗国始建于公元1430元,1783年被俄国吞并,存在了三百余年。三百余年间,这些蒙古人曾威震基辅罗斯和莫斯科公国,欧州大地也为之颤栗。克里米亚汗国后来臣服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成为其藩属国,与俄罗斯帝国进行了长期的争战。汗王格列及其家族是虔诚的穆斯林,因此该汗国从建筑到习俗无不带有浓厚的伊斯兰色彩。
汗国要塞遗址
车行至一大山脚下,已无公路可去,导游告诉大家,陡峭的山上就是当年汗国要塞遗址。我们弃车登山,经过艰难跋涉,终于登上了海拔的八百多米的山顶。要塞雄居山颠,出乎我的意料,山顶虽怪石嶙峋,却甚开阔,萋萋荒草间,随处可见石灰岩块砌的断垣残壁,那是昔日的宫殿、塔楼、城堡、清真寺、防御城墙的遗迹,如今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山上有不少天然洞穴和人工开凿的山洞石室,大小不一,有的山洞幽深莫测,系供藏兵储粮之用,还有数个巨大的储水池。遥想当年,汗国危急存亡之秋,这里成了战时之都,屯兵上万,凭险据守,拒敌于国门之外。
环顾山顶四周,除了我们来时攀登的一道狭窄的关隘,其余多为千仞绝壁,形势险要,固若金汤,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入。这里的地形,颇像我们重庆合川曾令蒙古大军损兵折将的钓鱼城,不过比钓鱼城更高更险峻,在今日想攻克此地,殊属不易,拭想在冷兵器时代,要占领此铜墙铁壁战略要地,恐怕难于上青天,我不禁暗暗钦佩成吉思汗子孙们的军事才干。
历经风雨剥蚀,岁月苍桑,山头上唯一残存的完整地面建筑是一间伊斯兰风格的平顶小石屋,门前刻有阿拉伯文字,屋内有一口大石棺。导游说,那是汗王一位心爱的公主的灵柩。
当年,山下土耳其军队围困万千重,伤亡惨重,久攻不下,进退两难;而山上粮秣也渐感不足,双方僵持不下。公主置生死于度外,临危请命,下山赴敌营谈判,终令敌撤退,拯救汗国于危难之中,受到臣民的敬仰热爱。后来,公主不幸病逝,被隆重安葬在这高山之颠,她可以永远俯瞰山下克里米亚那雄浑苍凉的土地,可以遥望东方故乡那广阔无边的蒙古大草原了。
如今,山下还散落着一些鞑靼人聚居的村落(欧州人称当年蒙古人的后裔叫鞑靼人),偶尔还能见到他们的清真寺。
故都巴赫奇萨赖bull;泪泉与普希金
参观完汗国要塞遗址,我们继续着访古之旅。车行约一小时,大家来到了克里米亚河谷的巴赫奇萨赖镇(巴赫奇萨赖,系波斯语,意为花园之宫)小镇如今约有二万来居民,多为穆斯林及乌克兰人。十六世纪初,汗国局势稳定,外无强敌,内无隐忧,迁都于此,并新建了可汗宫。
汗王宫占地约四公顷,绿树成阴,鲜花盛开,泉水叮咚,游人如织。它由谘议厅、后宫、喷泉花园、几座清真寺以及可汗墓园等几部份组成。高耸的清真寺尖塔,雕花的门廊,伊斯兰的新月图案使整个汗王宫呈现鲜明的东方伊斯兰建筑风格。汗王宫的建筑多为二层,远谈不上高大雄伟,但结构繁复精巧,也不失皇家气派。有的房间现辟为克里米亚历史和考古发现的展室,引来游人和专家学者的关注。
汗王宫内声名远扬,最令人神往的,是喷泉花园一角的泪泉。它是由一块巨大的长方形汉白玉雕刻而成的,试样别致,上方呈拱门状,刻有阿拉伯文。碑体靠中心位置有一泉眼,泉眼下是七层云朵般的石头托盘。洁净的泉水从泉眼缓缓涌出。酷似两行清泪,第一层托盘蓄满后自行下溢,又第次滴入第二层,第三层托盘,汩汩的泉水长流不息,仿佛是可汗悲伤的泪水,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思。
这里流传着一个凄美动人的传说。
相传基列伊汗王是个暴君,专注征伐,爱江山远胜爱美人,从未把任何女子放在心上。俗话说,虎毒不食子,而他却杀死了自己的几个儿子,只为担心他们将来与自已争夺汗位。在一次战争中,士兵俘虏了一位绝色的波兰郡主玛丽亚,汗王一见倾心,将她紧锁深宫。而郡主每日以泪洗面,哭泣不已,竟让铁血汗王顿生怜爱、柔情似水,引得失宠的汗王妻莎莱玛妒火中烧。后来玛丽亚不幸憔悴而死(另一说法是被汗王妻毒死),香销玉殒,基列伊悲痛欲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