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游子吟》与溧阳.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孟郊《游子吟》与溧阳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五言诗作情深意切,一经面世,立刻广为传诵,引起古今无数读者的共鸣,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它以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比兴,歌颂了母爱的伟大和永恒,表达了诗人炽烈的赤子情意,抒尽了跨越时空、纯朴美好的人间母子情。1990年代,香港举办“最受欢迎的唐诗”推选活动,此诗以最高票数名列榜首,被誉为“中华第一诗”,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世界各国推荐为学生的优秀读物。

《游子吟》这首堪称人类讴歌母亲的纪念碑式作品诞生在溧阳,是苦吟诗人孟郊任溧阳县尉期间所作。此诗原有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溧上”就是溧水之北的“溧阳”。

(一)

溧阳(今江苏省溧阳市)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江南古县。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始建县制,三国、两晋、南北朝期间先后改名为永平、永世、平陵,自唐朝至今延称溧阳。元、明时期,溧阳曾升为溧州、溧阳府、溧阳路、溧阳州。

孟郊,字东野,是中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也是一位不得志的寒酸诗人,一生坎坷,仕途不顺。唐贞元七年(791),41岁的孟郊在母亲裴氏的鼓励下,参加乡贡考试,中贡士。次年赴长安应试进士不中,贞元九年再应试又不中,贞元十二年第三次赴考,始中进士。孟郊欣喜若狂,写有《登科后》一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日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他踌躇满志,准备施展才华,为民办事、报效朝廷,然而,在苦等4年之后,50岁的孟郊才被吏部选为溧阳县尉。进士及第与九品小官的不相称,实在使孟郊大出意料又难以接受:“青云不我与,白首方选书。”后在韩愈的劝说下才走马上任。

孟郊在溧阳任职五年,虽然政治上不得志,却爱上了溧阳的山山水水,在这里饱读诗书,苦吟诗句,流连忘返。据《溧阳县志》记载,当时的县城在今溧阳市南渡镇旧县村,孟郊常去城外唐兴寺观赏蔷薇花,吟诗唱歌,或去城东南的晋时平陵古城旧址,在树荫下、水池边,苦吟到夕阳西下方回。由于孟郊经常外出游览、射鸭、饮酒、吟诗,甚至到了“荒废政务、不务正业”的程度,使县令季操大为不满,将其所为告到上级,并聘人代理孟郊的公务,分去他的一半年俸,孟郊一气之下,辞职赋闲在家。韩愈还曾写《送孟东野序》安慰、鼓励他。

孟郊在长期的漂泊生活中,深刻地体会到游子的艰辛和母爱的伟大。他上任后把母亲接到溧阳,但他觉得以自己当时的现实境况,一辈子也报答不尽老人家的恩情。在这种矛盾、复杂的心态中,他写下了《游子吟》。孟郊“名诗一首,抒尽人间母子情”,苏东坡称赞他“诗从肺腑出,出辄动肺腑”。孟郊在官场失志、人生失意之时,写成了他一生中最得意的诗作,也为我国文学艺术宝库增添了一份经典之作。

(二)

“韩(愈)孟(郊)诗派”的开派人孟郊,作诗一直追求瘦硬,而他的《游子吟》却一反其诗风,以白描的手法,浅近的文字,颂扬了伟大的母爱,不仅为当时的诗坛瞩目,而且成为流传千古的名诗,使其在身后获得极大的声誉。

孟郊诗《游子吟》好评如潮,被广为引用。孙琴安、李师贞在《毛泽东与名人》一书中提到:1951年秋天,毛泽东邀请原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校长张干到北京相聚,并派车接到家中做客。当时,张干紧握着毛泽东的手,噙着泪水,惭愧地说:“一师闹学潮那阵,我曾主张开除你,真对不起呀!”毛泽东一听此言,忙摆摆手:“当时我虎气太盛,要是像现在这样学点猴气,就不会发动‘驱张运动’了。”随后,引用孟郊的《游子吟》,恳切地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这棵‘寸草心’,是难报答自己的老师‘三春晖’啊!”2008年10月,浙江上虞县春晖中学为该校百年华诞举行了隆重热烈的庆典活动。师生回顾学校初创时,教师丰子恺为孟郊的《游子吟》谱曲,作代校歌,以此比喻学校、老师应有慈母般的关爱之心,教育学生,使之健康成长。

在孟郊诗《游子吟》的影响下,不少人重视了同题材的创作。宋朝马光祖在《建康府学先贤堂赞》开篇中就落笔:“扰扰今人中,贞曜(笔者注:孟郊死后被私谥的称号)心独苦,披撰三百首,顿挫五七语。其中春草心,浩荡报慈母。”而今,孟郊的家乡浙江德清县先后于2003年、2006年举办了两届游子文化大奖赛。名作家张抗抗曾在《新民晚报》上,发表题为《慈母手中线,牵动我们哪一根神经》文章,加以鼓动、指导。文中说:“我们等待无数根‘慈母手中线’,织成无数件‘游子身上衣’。”应者甚众。这无疑是发扬《游子吟》的内涵,使孟郊的诗风在更大范围内扩散之一大举措,值得称道。

(三)

孟郊在溧阳任职、闲居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他的道德文章在溧阳的影响却是深远的。为了纪念这位溧阳尉,溧阳人采取多种形式加以颂扬。

从宋代至清代,溧阳文人吟诗作词缅怀孟郊的有十多人。元代甚至对孟郊不作诗追忆溧阳女杰贞义女,看成是一大遗憾,有诗《贞女庙》云:“如何孟少府,到此不题诗?”清乾隆二年(173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