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8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docx

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8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初中语文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作为议论性文章的特点,把握作者的观点,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作者的思路。

2.通过鉴赏分析铺陈、类比、反语等写作方法的表达效果,掌握作者的写法特征。

3.通过阅读理解文本,感悟跨越国籍为人类文明发出呼声的人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明成果,热爱全人类文化的情感。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梳理行文思路,体会作者谋篇布局的独特匠心;

2.品味赞美圆明园的精妙语句,并体会反语的作用。

教学难点:

1.体味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PPT1)

1.展示圆明园如今的照片和复原图,介绍背景。

2.介绍写作背景与作者维克多·雨果。

二、活动一追忆?圆明园之美

1.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对中国犯下了许多罪行,为何在这封给巴特勒上尉的回信中,雨果先生着重提到了圆明园呢?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第3段,寻找大文豪雨果对圆明园评价。请用“圆明园是_____。”的句式进行回答。

(同学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圈划出雨果对这座圆明园评价的关键字词、短语。)

2.雨果先生凭借着自己超人的想象描摹出了圆明园,让我们回顾第三自然段,看看雨果先生从哪些方面想象并描绘了圆明园之美。

3.阅读第3段,思考作者如何具体地描摹圆明园之美并对圆明园进行深情赞美。

请用“圆明园之美,美在,你看作者使用了,从而深情赞美了圆明园。”的句式表达。

示例:圆明园之美,美在神秘梦幻,你看作者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抽象和不可感的“月宫”和“梦”比喻具体可感的圆明园,突出了圆明园的美好和诗意,从而深情赞美了圆明园。

小贴士:铺陈就是诗经中的“赋”,作者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或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的句群。从而产生文句上的形式美,表达上的激情美。

三、活动二揭露?英法联军丑行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找出能够表明作者立场态度的句子,看看这封书信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

2.在文中,同学们还能找到哪些字词句体现了大文豪雨果对英法联军的谴责呢?请找出相应的句子并做批注。(同学们可从写作手法、修辞、字词、作者表达的情感等方面进行赏析。)

3.作为给巴特勒上尉的回信,雨果先生的立场在5-9自然段已经鲜明的体现,为何雨果先生还要在前文用如此大幅的笔墨赞美圆明园呢?我们可以把第三自然段给删去吗?

总结作者的论证思路:

四:活动三感悟?人道主义光辉

1.有人质疑,“雨果是法国人,不仅对法国的“胜利”没有丝毫喜悦和赞美,反而谴责批判这次“胜利”,称自己的法兰西为强盗,雨果的行为是不是不够爱国?同学们对此有何看法?

五、活动四升华?摒弃狭隘观念

在2019年法国当地4月15日,巴黎著名的地标性建筑——巴黎圣母院发生了火灾。面对这一事件,网友们发表了如下的看法,有的人认为:“真是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也有人认为巴黎圣母院被毁是人类的损失,我们不该幸灾乐祸。在学习了雨果的文章后,我们应如何看待巴黎圣母院失火的事件呢?请同学们写下你的看法。

补充材料:圆明园遗址公园官微回应,官微在这篇《文明不能承受之殇》中写到:“这一刻的中国人,怎能不想起,背负了一百多年圆明园烧毁的心灵创伤,何其艰难、何其罔然,可惜圣母院,可惜圆明园,文化不应该这样被消灭,更不应该人为践踏。每件文物都是文化的象征,每座博物馆都是人类文明的宝库。衷心祈愿文物都能够远离灾难,代代传承!〞

六、教师总结并布置作业

无论是数百年前的“火烧圆明园事件”还是如今的“巴黎圣母院失火事件”,其实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文物是属于全人类的瑰宝,我们为本国的损失而流泪的同时,也应为世界文明的消亡而悲鸣,我们不能让自己的心灵永远生活在过去的野蛮之中,而是要保有对人类共同文明的热爱、尊重与敬仰。最后,让我们一起祝愿:愿如今的巴黎圣母院和163年前的圆明园,都能化作两颗守护人类文明的星辰,也愿人类消除私欲,让文明生生不息!谢谢大家。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