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元大都郭守敬巧妙治水素材.doc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元大都郭守敬巧妙治水素材.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元大都郭守敬巧妙治水素材

PAGE

..

元大都:郭守敬巧妙治水

水是城市的血液。自辽金定都中都伊始,即考虑水文,京城西高东低,永定河的地势、距离都较为合适。金大定十年,决定引永定河入京,开工不久便停止了。第二年,重又决定把金口河〔即东西金沟导至中都北入壕,后再东至通州之北入潞水。

元定大都,经济迅速发展,短短的时间里,京城人口迅速增至40多万。元初亟待解决水的问题。京城周边有水,并不意味着城内水源充足。如何把京城周边的水引入城市,城市的设计者颇费思虑。

河水导入京城有难题:大量的泥沙和洪水的泛滥,再加上永定河与京城较大的落差,难以克服。时势造英雄。元中统三年,时任中书左丞的张文谦推荐31岁的郭守敬主持水利,称赞他习水利,巧思绝人。郭守敬很快被元世祖忽必烈召见,当面陈述了关于开发华北水利的6项建议。其中,第一项便是修复金中都时的旧漕河,东至通州,引玉泉水以通舟。这些建议体现了他对水资源综合利用的规划构思。元世祖忽必烈每听一条便赞叹,任事者如此,人不为素餐矣,并任命他为提举诸路河渠。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元大都郭守敬巧妙治水素材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郭守敬对京都水利的建议未能全部实现,但引入玉泉水的思路得到了完成。京西北的玉泉亦称玉河,导其水汇高梁河入京城,再分为二:一入护城河,一入积水潭,又入海子。水质问题解决了,水量不大,却满足了宫廷的用水。这就是所谓的金水河。至元二年,郭守敬升任都水少监,协助都水监掌管全国的水利工作。自西夏回到大都后,郭守敬还是认定了他的观点,提出重开金口河,以引永定河的水入大都。金口河,是指金大定十一年开凿的渠道,自燕京之西麻峪村,分引卢沟一支东流,穿西山而出,是谓金口。金口河经过大都至通县入白河,上可以致西山之利,解决大都使用西部建材等运输问题,下可以广京畿之漕,解决京城的漕运问题。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元大都郭守敬巧妙治水素材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

为防止洪水暴发,郭守敬在金口河上游预开了一条又宽又深的减水河,有洪水可自西南还回大河。至元三年,全面整修了金口河,使这条旧渠道起到了灌溉和漕运的作用。后因土势高峻,水性浑浊,其势汹涌,冲没民舍,船不能行,使用的时间很短,最后废掉了。河水的落差、泥沙、洪水等问题无法克服。

元大都的空气湿润,地下水非常丰沛。白浮泉没逃过郭守敬的视线。至元二十八年,朝廷派郭守敬巡察水利。他经过详细勘测,发现了白浮泉的利用价值,回来后,便把多年对水利调查研究的成果,归纳为11项建议,向朝廷禀报。第一条便是彻底改变大都地区的水源问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上自昌平县白浮村引神山泉西折而南,过双塔、榆河、一亩、玉泉诸水,经甕山泊至西水门入都城。《元史·河渠志》:南汇为积水潭,东南出文明门〔今崇文门,东至通州高丽庄入白河。最后入于潞河。元世祖忽必烈非常高兴,对这一方案给予极高的评价,立即表示:当速行之,并下了一道特殊的命令:丞相以下皆亲操畚锸倡工,多大的领导也要带头干活,一切还要听从郭守敬安排,待守敬指授而后行事。这给郭守敬以极大的支持。

面对复杂的地形条件,郭守敬运用早年在治理黄河时总结出的理念:入XX高度低于黄河上游任何一点。经过实地测量,他发现了白浮泉地势要高于西山山麓。按今天的测量,白浮泉的海拔为55米,瓮山泊的海拔为40米。时人不能知道海拔概念,而感叹:守敬乃能引之而西,是不可晓。这一结论支持着郭守敬的观点。他把泉水引向西山,然后大体沿50米等高线南下,避开河谷低地,向东南注入瓮山泊。沿途又拦截了沙河、清河上游的水源,汇聚西山诸泉,使水量大增。河水流入高梁河,进入积水潭,再向东南流,经金代的闸河故道至通州。

郭守敬要求,每10里修一座水闸,距闸1里左右,再修斗门,以过舟止水,便于节约水源,控制水深和流速,保证船只平稳航行。沿河修建了20座水闸和斗门。按郭守敬标识,修水闸处,常能发现金朝水闸的砖木等遗迹,与古人暗合。时人赞叹郭守敬的神功妙算。流经XX区水闸和斗门的位置现在还有遗迹,据《北京市XX区志》载:至元二十九年,在王家庄建籍东闸,有上下二木闸,俗呼二闸,同年建郊亭闸、杨尹闸。

这条河渠对后代发生了重要作用。古时西山一带的泉水因无泄处,夏季大雨成灾。瓮山泊又名七里泊,清乾隆三十八年,命向东南开拓,疏浚成湖,即今XX湖,以容纳香山新开引河之水,作为河水涨落的调节水库;又在下口建造闸座,用来控制蓄泄湖水。汇集引导河水,由三里河流入阜成门的护城河,再向南折东,一经内城宣武、正阳、崇文三门的护城河至东便门,入通惠河;一经外城XX、永定、广渠三门的护城河也汇入通惠河。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元大都郭守敬巧妙治水素材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京城内原有许多旧河道,明代宣武门外便有凉水河道,正统年间对凉水河加

文档评论(0)

宋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