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官衙遗址(原载湖南文艺出版社《湖南老街》).doc

长沙官衙遗址(原载湖南文艺出版社《湖南老街》).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沙官衙遗址(原载湖南文艺出版社《湖南老街》)

长沙官衙遗址

又一村院正街辕门上先锋厅

这是一组与清代湖南巡抚院有关的街名,位于今开褔区长沙市青少年宫一带。青少年宫北侧的一条老街名“又一村”。又一村原为湖南巡抚院花园之名。此地明代为吉藩四将军府。署前坪因驻有先锋卫队,后人习称为“先锋厅”。一说先锋为清代军事官职“选锋”之雅化。北起先锋厅,南接府正街(今南阳街)的一条街,清光绪《省城图》上作“院正街”,即抚院正前方之意。湖南巡抚院的大门称辕门,因此辕门外与院正街垂直的一条街称“辕门上”,即今中山路的一段。

清顺治十四年(1657)洪承畴经略湖南时驻此地,并建集思堂。署之东有真武宫,明吉藩建。宫前有“护国佑民”坊。真武即“玄武”,宋讳“玄”字,因称真武。道教尊玄武为北方之神。玄,龟也;武,蛇也,本为北方七宿之名。清初,真武宫成为关押“反清复明”人士的监狱,著名学者陶汝鼐即下狱于此。后又因“洞庭举事”一案,株连湖湘名士300余人,会审真武宫。相传会审之时,突发雷电,狂风大作,宫内灯烛俱灭。俟洪承畴到长沙才平释此案。

康熙三年(1664)偏沅巡抚移驻长沙,此处遂改为抚署衙门。时称“赵青天”的巡抚赵申乔亲撰一联悬于大厅,联曰:

?

但愿民安若堵;

何妨署冷如冰。

?

经历届巡抚陆续修建,园林渐成规模。康熙年间巡抚周召南建求莫楼,巡抚韩世琦又予大修。乾隆年间巡抚蒋溥扩建园林,取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取名“又一村”。清人张世浣《又一村賦》序中有“蒋溥所创,梁大中丞葺而新之”等语。乾隆帝为“赐蒋溥巡抚湖南”题写御笔,其御碑犹在。御碑通高175厘米、宽97厘米,青石质,题头刻“赐蒋溥巡抚湖南”。碑文刻40字:

简畀罗英俊,资时切治安。

江湖襟带地,风俗易移难。

谷贱筹农苦,棉轻虑岁寒。

承流敷渥泽,应似洞庭宽。

此后巡抚开泰、范时绶、吴荣光又先后修建了双清亭、丰乐亭和澄湘亭等,又一村遂成为宏大的官署园林。今存三亭民国时重建。

1910年4月长沙发生抢米风潮,14日愤怒的饥民聚集抚署门前,锯断抚署前旗杆,将衙门大厅一举烧毁。1911年10月22日,长沙起义新军在焦达峰、陈作新的指挥下,攻下巡抚衙门,前坪旗杆上的龙旗,换上了象征革命的“汉”字大旗。民初政局动荡,园林渐趋荒芜。清朝遗老、经学大师王闿运《晚步又一村》感叹道:

夕照微阴似欲霜,井梧池柳极凄凉。

莫言城里秋寒晚,一夜西风万木黄。

?

民国后,又一村先后为都督府、督军署和省长公署驻地。后屋宇残败,基址辟为国术

俱乐部。1930年毁于战火。1931年改建为民众俱乐部,省主席何键亲任部长,实际负责的则是总干事竺永毕和秘书向恺然等。当时名记者严怪愚作有《又一村民众俱乐部速写》一文,据该文记载,俱乐部分为跑马场、儿童图书馆、射箭场、健身庭、高尔夫球场、照相馆、大礼堂、电影院、川菜馆、民众浴室、理发室等12部,“每当夏秋之际,华灯初上时,全市的民众,小孩子们、老人们、青年们、中年们,男人挟了女人,女人吊了男人,一队队、一簇簇,络绎不绝跑到这里来舒舒空气,喝喝茶,打打高尔夫,射射箭,吃吃川菜,总是日以万计”。射箭、打高尔夫球之类对封闭惯了的长沙来说是颇具时尚的。射一箭只要一分钱,花4角钱可玩一次高尔夫球,消费不算高。1938年2月郭沫若在长沙时还特邀田汉去逛过射箭场,留下一段佳话。

1938年“文夕”大火后,民众俱乐部歇业。抗日战争胜利后辟为中山公园。长沙和平解放初期,中山公园曾是入城解放军的驻宿地。20世纪60年代后,中山公园移交共青团长沙市委管理,改为青少年宫至今。

?

藩正街藩后街

藩正街、藩后街为两条平行的街道,位于今芙蓉区,均东起东庆街,西止蔡锷中路。清同治《长沙县志》载:“布政使署在浏阳门内,康熙三年部议以布政使司驻长沙,藩司于朋举建。”布政使署即藩台衙门,藩正街和藩后街因位于藩司之前和之后而分别得名。1903年,省官钱局设于藩正街,成为民国时湖南省银行的前身。1924年前赵恒惕设省政府于此,1938年藩署旧址毁于火。1948年湖南省参议会在此兴建民主新大厦。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为市人民政府驻地。市政府后门临街为藩后街,又名藩围后。2001年市政府搬迁岳麓大道后,藩司旧址移交长沙市公安局使用。

1998年,藩正街拆建为省人民银行银宏大夏和市公安局前草坪。藩后街今犹存。

臬后街

臬后街原名臬围后,位于今天心区,东起黄兴路司门口,西止朝阳巷。清同治《长沙县志》载,康熙七年(1668),臬司(按察使)赵冕于司门口西侧建臬台衙门,即原市公安局所在地。此街位于臬台衙门之后,故称臬后街。臬署内之西原有七神庙,建于清嘉庆间。相传唐代七卫士护堤有功,殁而为神。民国时期臬台衙门旧址设了几度司法机关,后改作全省警务处和省会警察厅。中华

文档评论(0)

知识贩卖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