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古诗三首 大单元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pptx

9古诗三首 大单元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pptx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家国情怀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导读

第四单元◎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语文要素◎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习作要求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们正准备举办以“走红色道路,做红色传人”为主题的薪火红色研学活动,重温英雄事迹,传承英雄精神;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大单元情境任务

我是红色传承人领略诗人的报国之志寻英雄背影,感英雄情怀。让我们一起仰望那些伟岸的身影,去感受先辈崇高的精神;书写英雄的赞歌,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怀铭记在心。”感受伟人的爱国情思体悟军人的钢铁意志聆听革命先驱的故事走进英雄人物的内心寻找身边的平凡英雄

领略诗人的报国之志任务一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9课古古诗诗三三首首

活动一:穿越千百年走近诗人每一个朝代,都有一些经久流传的作品,它们或记述爱国将士誓死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或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之心。今天,我们一起穿越千百年,走进诗人,近距离接触戍边将士,感受他们高尚的爱国情怀。第1课时

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rènyuè

写一写篱lí仞rèn岳yuè摩mó遗yí

理解诗题从军行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边塞诗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可以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可以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别离之情,可以表现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艰辛,可以惊叹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等。

理解诗题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快要天亮。篱笆做的门。诗人在秋天的黎明走出篱笆门迎着习习的凉风时的感想。

了解作者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其代表作有《从军行》《出塞》《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等。王昌龄(约698—约757)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了解作者字务观,号放翁。其代表作有《书愤》《示儿》《游山西村》等。陆游(1125—1210)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写作背景唐高宗调露、永隆年间(679~681),吐蕃、突厥曾多次侵扰甘肃一带,唐礼部尚书裴行俭奉命出师征讨——王昌龄的《从军行》组诗就是描写这期间边塞战士的。《从军行》这首爱国主义诗篇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的秋天,当时陆游已经六十八岁了,罢归山阴故里已经四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学习古诗的方法有哪些?有感情地朗读看注释看插图想象画面结合写作背景理解结合诗人生平理解

请同学们运用这些方法,默读这两首古诗,边读边看注释。读完一句想想这句的意思,读完一首,想想整首诗的意思。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也可以边读边与同桌讨论。

活动二:对比阅读,感悟诗词中的家国大义望南望王师又一年。再读两首古诗,两首诗歌里都出现的一个字是哪个字?孤城遥望玉门关。

读古诗,对比“望”小组合作完成下面的表格。“望”谁“望”“望”什么为什么“望”“望”的时候心情如何《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在《从军行》中,是谁在遥望呢?他们“望”到了什么呢?戍边将士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湖祁连山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边城。古关名,大唐的军事要塞,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

青海雪山玉门关

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

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据《资治通鉴·唐纪》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自天宝以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描绘的画面。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湖上连绵不断的大片阴云遮暗了雪山,一座城关孤独的矗立在沙漠中,和它遥遥相对的是玉门关。

“暗雪山”中的“暗”字应如何理解?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边疆生活艰辛,战场拼杀凶险边塞“暗”远离家乡和亲人,不能团聚将士心情“暗”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既描绘出了边塞防线的景色,也渲染了战争将至的紧张气氛,饱含着苍凉悲壮的情调。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边塞荒凉、肃杀的感觉,可以读得低沉、缓慢一些。

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戍边将士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溪涧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如遇课件中视频无法播放,请留言或私信,一定予以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43101132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