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学案 (2).docVIP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学案 (2).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导学案】

【导】

课程标准:1.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2.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

重点难点:1.重点: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老子、孔子学说和“百家争鸣”的局面。

2.难点:列国纷争、经济发展、变法运动、百家争鸣等事件的关系。

【思+议+展】

【概念解读】[时空术语]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关中[指“四关”之内,“四关”即东潼关(函谷关)、西散关(大震关)、南武关(蓝关)、北萧关(金锁关),现关中地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关东(古代关东通常指函谷关以东的地区;近现代的关东主要指山海关以东,今泛称“东北”,明朝俗称“关东”,清朝称之为满洲东三省)。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动荡与交融

据课文第一目第1、2段,了解列国纷争的原因、概况、影响?

据课文第一目第3段,了解华夏认同的表现、影响。

[思考1]:阅读教材P10[史料阅读]作者对当时社会转型持何种态度,为什么?

态度:对社会转型不满

原因:作者重仁义、礼治秩序,认为社会转型带来了社会混乱、道德沦丧。

[思考2]:观察教材P9、P10《春秋列国形势图》及《战国形势图》。对比两幅图,找出二者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可以看出怎样的趋势?

?变化:(1)诸侯国数量不断减少,诸侯国竞争更趋激烈,形成区域强国;(2)战国时期修建了?长城;(3)靠近中原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消失了;

变化原因:王室衰微,分封制下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四夷势力进一步向中原发展。

?趋势:局部统一形成,国家日益趋向统一;华夏认同加强,华夏族分布更广泛。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发展与变革

1.结合课本第二目第1段,记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

2.结合课本第二目第2、3段,记忆春秋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背景、结果、商鞅变法的内容与影响。

[思考3]:

措施

针对现实

富国

强兵

集权

措施

针对现实

富国

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小家庭政策

统一度量衡

铁犁牛耕

小农经济

强兵

立军功爵制

废世卿世禄制

兼并战争

趋向统一

集权

废分封,行县制

户籍制,连坐法

燔诗书,明法令

制度瓦解

君臣易位

三、百家争鸣——繁荣与争鸣

1、据课文第四目1、2段,记忆百家争鸣的背景。

2、据课文第三目第1、2、3段和课文第四目3段,记忆诸子百家的思想。

3、据课文第四目第4段,记忆百家争鸣的影响。

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

一个动荡的时代,常常使人们对既定的价值发生疑惑,时时变动的秩序,则往往使人们对固有的结构产生疑问,“天经地义”本来说的是无需怀疑的道理,但是“天崩地裂”则使这些不言而喻的道理失去了基础。……面对一系列后世称为“礼崩乐坏”的局面,思想者的思想也在发生剧烈的动荡,除了顺应时势的实用性变化外,更有一种理智的思考开始萌生。……怀疑出现了,怀疑引起思索,思索就给人们带来问题……在这种思想变化背景下,春秋末战国初的思想世界便开始出现了不断变幻的旗帜,上演了彼此交锋的场面。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固】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背读案】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动荡与交融

列国纷争——大动荡

(1)原因: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一些诸侯国的卿大夫

掌握了实权。(“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齐国大

夫田氏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

(2)概况:①“春秋五霸”:齐国、晋国、楚国、吴国与越国先后建立了霸权。

②“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国。

(3)影响:①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②周王室在公元前256年被秦国吞并。

2.华夏认同——大交融

(1)表现:

①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四周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在频繁

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②战国时期:戎狄蛮夷已经逐渐融入华夏族。

(2)影响: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发展与变革

1.经济——大发展

农业

耕作工具: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推广

灌溉工程:修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等

土地制度:私田出现、小农经济兴起

手工业

冶铁技术出现;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

商业

货币流通广泛;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商人实力强大

2.变法运动与社会转型——大变革

(1)背景: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

(2)结果:建立了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推动社会转型。

(3)代表:秦国的商鞅变法。(思想来源:法家思想)

内容

经济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强制大家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qzxmj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从事中小学一线英语教学20多年,热爱学生,采用驱动任务型教学方式,教学效果良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曾经获得市先进工作者。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09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