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教材优质课课件登高示范课件.pdf

高中语文新教材优质课课件登高示范课件.pdf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第8课

登高

赏读导入

秋是中国诗歌中一个永恒的话题,马致远的《天净

沙秋思》给我们呈现的是深秋一位沦落天涯的游子在

萧瑟凄凉的黄昏孤独的身影;而毛泽东的《沁园春长

沙》同样是深秋,呈现的却是一幅绚丽多彩、生机盎然

的湘江秋景图。那么伟大诗人杜甫笔下的深秋又是怎样

的景象呢?在这个秋天,让我们怀着仰慕的心情一起走

进杜甫的内心世界,去领略他的才情,去触摸他的灵魂。

下面我们来学习被誉为古今七律之首的绝世名篇——

《登高》。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寓夔州(重庆奉节)时写的。此时“安

史之乱”已结束四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再加上好友

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在重阳节之

时,他为排遣心中抑郁,抱病登台,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的旷

世之作。

朗读感知

朗读感知

这首诗给我们的总体感受是什么?

凄楚、悲凉、

悲愤、孤独、

伤怀、沉郁。

诗歌赏析

首联赏析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写了哪些景物?它们分别有何特点?营造了怎么样的氛围?

风急,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感到非常悲凉。

飞鸟,是鸟儿在天空盘旋,飘零无依。

诗歌赏析

一只

鸟飞回

一群

诗歌赏析

颔联赏析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此联为何能成为千古名句?

探究活动

诗文中所说的“落木”,就是“落叶”,“木”就是“树叶”。如果将诗句

中的“落木”改为“落叶”好不好呢?请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

探究活动

长江的滚滚而逝,意味着什么?“不尽长江”又象征着什么?

诗歌赏析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落叶飘零,无边无际,萧萧而下;奔流不尽的长江,滚滚奔腾而来。(诗句含义)

2.颔联写出了秋天萧瑟肃杀、空旷辽阔的景色。(景物特点)

3.这两句一句仰视,一句俯视,有起伏之变,跌宕之气。(写景角度)

4.“无边”,“不尽”放大了落叶和江流的阵势,“萧萧下”,“滚滚来”又加快了树叶飘落、

江水流动的速度。(重点词语赏析)

5.这句在写景的同时,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抒情作用)

6.它的境界非常壮阔,对人们的触动不限于岁暮的感伤,同时让人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

的无穷与永恒。(哲理意义)

7.采用精工对句,显示着诗人出神入化的笔力。(对仗之妙)

诗歌赏析

颈联赏析

文档评论(0)

初中高中试题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初高中试题资料大全,欢迎下载使用!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