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课件.pptx

政治经济学课件.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導論;第一節政治經濟學的產生及其發展;第二節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3、物質資料生產的勞動過程的三個基本要素:人的勞動、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

(1)人的勞動:指具有一定生產經驗和勞動技能的勞動者,為了取得滿足自身或他人需要的有用產品,而進行的有目的的活動。

(2)勞動資料:又稱作勞動手段,是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用以改變和影響勞動對象的一切物質手段和物質條件,包括生產工具、生產建築物、道路、運河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產工具。

(3)勞動對象: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質資料。

附:生產過程三要素的地位和作用

;二、生產關係是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1、生產力和生產關係

物質資料生產總過程包含人與自然相互作用的勞動過程和人與人之間發生相互關係的社會過程,即生產力和生產關係。這兩個方面是相互聯繫在一起的。

(1)生產力:勞動過程

生產力是人們生產物質資料的能力,它表示人們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水準,反映了人和自然界的關係。在生產力的構成中,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以及管理等其他因素。

;(2)生產關係:社會過程

生產關係也稱經濟關係,就是人們在物質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結成的相互關係。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不僅要同自然界發生關係,而且人們相互之間也必然發生一定的關係。

生產關係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生產關係是指直接生產過程中結成的人和人的關係。廣義的生產關係就是指包括生產、分配、交換、消費諸關係在內的生產關係體系。政治經濟學所研究的生產關係,就是人們在社會生產總過程中所建立的諸方面的經濟關係的總和。;

2、生產關係是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政治經濟學以生產為對象不是一般地研究生產,而是研究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的關係。任何物質資料的生產都是連續不斷的社會再生產,包括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四個環節,即生產關係。政治經濟學研究生產關係,既要研究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之間的相互關係,也要研究人們在社會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中的關係。

當然,馬克思對生產關係的研究,並不局限於對生產關係的本質及其規律的表述,還重視對經濟體系和經濟運行機制的研究。;三、對生產關係的研究不可避免地要研究生產力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生產關係是緊密結合生產力的發展狀況進行研究的。在社會生產中,生產力是生產的物質內容,生產關係則是生產的社會形式。兩者的有機結合和統一,構成社會的生產方式。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相互關係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而生產關係又反作用於生產力。

1、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

⑴有什麼樣的生產力,就有什麼樣的生產關係。人類社會各種類型的、性質各不相同的生產關係的更替和發展,都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都是由一定的生產力發展狀況所決定的。

⑵生產力的發展變化,決定著生產關係的發展變化。

;2、生產關係對生產力有反作用

在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對立統一關係中,最根本的方面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但生產關係對生產力有反作用,表現在:當生產關係的變革同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相適應時,就能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反之,如果生產關係滯後或超前於生產力的發展狀況,就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3、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的狀況

社會生產的發展變化,總是從生產力的發展變化開始的,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才有生產關係相應的發展變化。不適合生產力發展要求的過時的生產關係,遲早要被適合生產力發展要求的新的生產關係所代替,而新的生產關係也只有在適應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時才能確立和鞏固。超越生產力發展要求而人為地建立起來的生產關係,由於它會阻礙甚至破壞生產力的發展,因而不可能長久保持下去。因此,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的狀況,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

;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辯證關係,決定了政治經濟學必須從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中來研究生產關係。

在一定社會形態中,占主導地位的生產關係的總和,構成該社會的經濟基礎。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並與它相適應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會意識形態,是社會的上層建築。兩者之間存在著辯證統一的關係:一方面,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有什麼樣性質的經濟基礎,就有什麼樣的與其相適應的上層建築,隨著經濟基礎的變更,上層建築會或遲或早地相應發生變化;另一方面,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有反作用,適應新的經濟基礎而建立起來的上層建築,能夠保護和促進經濟基礎的鞏固和發展。;第三節政治經濟學的任務;一、經濟規律的客觀性

1、經濟規律

人們在社會生產和分配、交換、消費過程中的活動,直接表現為各種經濟現象,各種經濟現象有其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繫。經濟規律就是經濟現象和經

文档评论(0)

子不语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平安喜乐网络服务,专业制作各类课件,总结,范文等文档,在能力范围内尽量做到有求必应,感谢

认证主体菏泽喜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1726MA7HJ4DL48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