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概论重点总结(全).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范围

第一篇诊断

一常见症状

(一)发热

1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源的作用下或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

碍,使机体产热大于散热而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水平

成人正常体温:36-37℃,正常情况下24h内体温波动1℃

2发生机制:

(1)致热源性发热外源性致热源: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炎性渗出物,无

菌性坏死组织内源性致热源:白细胞致热源

(2)非致热源性发热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颅脑外伤)产热过多:

甲亢散热减少:大面积皮肤病(银屑病)

3病因

(1)感染性发热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

(2)非感染性发热无菌坏死组织吸收(大手术)抗原抗体反应:风

湿热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甲亢④皮肤散热减少:广泛性皮炎⑤体温

调节中枢功能障碍:脑出血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夏季低热

4临床表现:

发热分度:低热37.3℃-38℃中等38.1℃-39℃高热39.1℃-41℃超高

热≧41.1℃

(1)发热过程体温上升期→高热持续期→体温下降区

(2)热型及临床意义

热型:是指将间隔一定时间测得的体温记录在体温单上,体温曲线的特点

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1℃(大

叶性肺炎)

弛张热:败血症热,T39℃24小时内体温波动2℃(败血症)

间歇热:体温骤升后持续数小时,而后骤降至无热期,高热期与无热期交

替出现,

不规则热:发热无规律,见于结核病

回归热:体温骤升至39以上持续数天,而后骤至正常,高热期与无热期

交替性出现,见于霍奇金病

波状热:体温逐渐升至39,数天后逐渐降至正常,反复数个周期,见于

布氏杆菌病毒

(二)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指患者主观感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为呼吸用力甚至鼻翼

煽动,张口耸肩,辅助呼吸肌与呼吸运动,可伴有发绀,呼吸频率、深度、节律

异常。

病因

(1)呼吸系统疾病①气管、支气管疾病:气道堵塞(支气管哮喘)②肺脏

疾病:肺淤血、肺不张、肺水肿③胸廓、胸膜疾病:气胸,胸腔积液④神

.

.

经-肌肉疾病:呼吸肌麻痹⑤膈肌运动障碍:腹水

(2)循环系统疾病:心力衰竭

(3)急性中毒:①代谢性酸中毒②急性药物中毒(吗啡、巴比妥)③急性

毒物中毒

(4)血液系统疾病重度贫血、大出血休克

(5)神经精神因素:①颅脑疾患(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②癔病

临床表现

(1)肺源性呼吸困难(呼吸系统)

a.吸气性呼吸困难具体表现①吸气困难

②三凹征:指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吸气时明显凹陷,伴干咳喉鸣

b.呼气性呼吸困难具体表现①呼气费力,呼气时间明显延长,双肺哮鸣音

C.混合性呼吸困难具体表现①吸气呼气均困难,多伴有呼吸浅速及病理性

呼吸音

(2)心源性呼吸困难(左心衰竭)

①劳力性呼吸困难:干体力活时出现呼吸困难,休息可缓解

②端坐困难:平卧时加重,坐位时减轻

③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④急性肺水肿,咳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

(3)中毒性呼吸困难

(4)伴随症状①发热②哮鸣音③意识障碍④胸痛⑤咳嗽、咳

(三)咯血

文档评论(0)

138****86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