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课堂实录+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课堂实录+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课堂实录

一、《辞海》导入——识,不凡的山

师: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各拉丹冬雪山,《辞海》中是这样介绍的,我们一起读一下。

屏显:

各拉丹冬雪山,在青海省西南部青、藏边境。为唐古拉山主峰,海拔6621米。藏语“各拉丹冬”意为“高高尖尖的山峰”。终年积雪,雪线高度海拔5800米。冰雪覆盖面积近600平方公里,大小现代冰川105条。为长江上游沱沱河源地。

——《辞海》

(生齐读。)

二、发“圈”定位——寻,走过的路

师:现代人旅游,必发朋友圈,无论去哪儿,先秀一波才算是不虚此行。假如是定位小达人,每到一个地方就要发一条朋友圈定位。根据文章内容,她会定位在哪些位置?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文章,圈画出表示地点的词语,完成定位图。

(屏显略。学生阅读圈画,完成定位图。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预习得很充分,完成得很快。考验彼此默契度的时候到了,我们进行快问快答。在各拉丹冬山脚下,“我们”将营寨安扎在哪里?

(师生合作完成定位图。)

师:同学们发现了吗?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生:移步换景。

师:嗯,地点转换。还有吗?关注定位图上的“第二天”哦!

生:还有时间变化!

师:机灵!本文是以时空的变化为线,娓娓道来。

三、发“圈”配图——赞,见过的景

师:这一路风光无限。带着她的新装备“柯尼卡”沿途拍拍拍,发了一个朋友圈,文字是“各拉丹冬值得你历尽艰辛去走上一遭”。她会为文字配上各拉丹冬哪些美景照片呢?请仿照示例,聚焦文中写景部分,画出心动词句;并为相应的景观照片命名,写在学案“朋友圈九宫格”上。

屏显示例:

聚焦第1小节写景部分,心动词句为巨人、刀削一般、雕塑感,景观照片命名为“峭拔冰山”。

师:老师的例子是聚焦第1小节写景部分,心动词句为巨人、刀削一般、雕塑感。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写出了父亲山的威严。老师把这处景观命名为“峭拔冰山”,写在了学案九宫格第一张图的位置。下面,请仿照例子,开始你的寻美之旅。每位同学至少完成三处景观的命名。

(学生阅读圈画,并完成学案。教师巡视。)

师:好,哪位同学先来分享?

生:聚焦第2小节的写景,令我心动的词句是“风云变幻”“气势磅礴”“一现尊容”。我把这幅场景命名为“神秘雪山”。

师:这幅图是远望雪山。主峰只匆匆一现,便足以闪耀天地,美!

生:聚焦第6小节的写景,令我心动的词句是“精雕细刻”“豁然”“自成一天地”。我把景观照命名为“冰雪庄园”。

师:同学们发现了吗?这幅景观图视角变了,它还是远景吗?

生:不是,是近看了!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站在长江源头。长江不入镜,是不是很遗憾呢?那我们一起为第14小节的景观命名吧!你觉得在这处景观中,最能体现水的“不凡”的动词是哪一个?

生:“演绎”。它最有故事!

师:有眼光!同学们试想一下,坚冰化成水,穿越千山,流经万里,长江开始了它的生命之旅。长江至此也开始了它孕育生命、造福人类的旅程。所以,这水何止是长江的源头啊!它还是——

生:生命的源头!华夏儿女的生命之源!

师:当我们沉浸在文字中,眼前出现的是一幅幅难得一见的盛景。如果属于江南的美是“秀丽”,那么你能从第5小节中找一个字概括属于各拉丹冬的美吗?

生(异口同声):奇。

(师板书:丽、奇。)

四、“声”临其境——配,适宜的声

师:拍摄的这组奇丽的照片,让她的朋友圈立刻火了。连导演也在下面留言说:“小马,照片拍得不错,给了我很多的创作灵感。后期的纪录片配音,你得参与哦!”可在拍摄过程中受伤了,她请你替她完成纪录片配音。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语段,作为配音朗读的文字,用声音来表现文字的意境。现在请同学们两两对读,操练起来。

(屏显导演留言。生对读。师巡视。5分钟后,生展示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师:我们一起合作朗读“生命之水”的语段。

屏显:

(师)拍电影的那一伙不知又发现了什么新大陆,久久不回来。不甘心在车里闷坐,又挣扎着去那座冰河中间的砾石堆。

(女生)过午的太阳强烈,冰面疏松多了,有流水漫溢出来。

(男生)此刻除了风声,还有一种声音轻易便可辨别出来。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

(合)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

(师生合作动情朗读。)

五、发“圈”回复——品,经过的苦

师:这条震撼的朋友圈,把她的闺蜜也吸引来了。但是闺蜜就是闺蜜,她关心的不是你的景拍得有多美,而是你过得好不好。于是闺蜜留言了:“亲爱的,为什么是‘历尽艰险’?你究竟经历了些什么?”请同学们跳读文章,梳理经历的苦难。

(师板书:历。生跳读圈画。)

生:在第3小节,我读到她“手背生冻疮、肩背脖颈疼、连夜高烧、不思饮食”。

生:她还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

师:其中苦难,难以细数。以至于她在第9小节中说,“我要死了”。如果在“死”之前加个词语,你会加什么词?

生(杂):疼、苦、累、冷……

文档评论(0)

ydwangj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