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二历史同步素材 第14课 理性之光 (岳麓版必修3).pdfVIP

2012高二历史同步素材 第14课 理性之光 (岳麓版必修3).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14课理性之光教学素材

◆阅读与思考

为什么说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的延续与弘扬?

①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人文精神的内涵,是文艺复兴开启的反封建反教

会斗争发展的新高潮;

②在反封建层面上启蒙运动比文艺复兴带有更加强烈、更明显的政治革命性质,它要为

资产阶级夺取政权或巩固政权做舆论准备,矛头直接指向封建专制制度;

③在反教会方面,启蒙运动提升到自然神论乃至战斗无神论的高度,并把反宗教神学的

斗争与批判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直接联系起来,使反教会斗争表现出鲜明

的革命性和彻底性;所以说,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人文精神的延续与弘扬;

◆解析与探究

启蒙思想家为什么要抨击宗教改革禁欲主义,这一批判有何历史意义?

启蒙思想家抨击宗教禁欲主义,揭开教会道德虚伪的面纱,是为了彻底粉碎黑暗腐朽的

教权统治制度,张扬人的基本权利和理性的力量,为新兴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建立自由、民

主、平等的“理性王国”进行舆论准备;

◆自我测评

1.①孟德斯鸠探讨了政治自由的条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他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

建立提供了基本原则;

②伏尔泰提出自由、平等,主张君主立宪制或开明君主制;他把对教会的批判从现象

引向了实质,广泛唤起民众,培养了不少启蒙运动的追随者,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

影响;

③卢梭提出人民主权,主张民主共和制;他为法国中下层群众提供了理论旗帜,在法

国大革命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④康德建立了理性批判哲学,主张以人为本,人非工具;他从哲学上确立了人类的主

体地位,把西方哲学推向了高峰;

2.①在批判对象上,文艺复兴运动矛头指向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而启蒙运动直指

整个“黑暗的中世纪”;

②从涉及的领域看,文艺复兴集中于文学、艺术领域,启蒙运动扩展到宗教、哲学、

经济、科学、史学、文学、美学等精神文明领域的各个方面;

③从批判形式上看,启蒙运动摆脱了文艺复兴的宗教外衣,提倡理性的思考和判断;

④从思想特点上看,启蒙运动思想家不再承认外界的任何权威,而把理性作为判断是

非的唯一标准,他们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宣传理性真理是为了解放全人类;

【拓展阅读】

71.让·雅克·卢梭

[美]迈克尔·H·哈特著苏世军周宇译

公元1712~公元1778

著名的哲学家让·雅克·卢梭于1712年出生于瑞士的日内瓦;他出生后不久母亲便离

开了人世;卢梭十岁时,父亲被逐放,离开日内瓦,留下了孤苦伶仃的儿子;1728年卢梭

十六岁时,只身离开日内瓦;卢梭长年做临时工,他默默无闻,到处谋生,漂泊四方;他有

过几起罗曼趣事,其中包括与泰雷兹·勒瓦瑟的风流韵事,他俩有五个孩子,他把所有这五

个孩子都送进了一家育婴堂(他最终到了五十六岁时才与勒瓦瑟结婚);

1750年卢梭在三十岁时一举成名;第戎科学院开展了一次有奖征文活动,题目是《论

科学与艺术是否败坏或增进道德》;卢梭的论文论证了科学和艺术进展的最后结果无益于人

类,获得头等奖,使他顿时成为一代名人;随后他又写出了许多其它著作,其中包括《论不

平等的起源》(1755),《埃罗伊兹的故事》(1761),《爱弥尔》(1762),《社会契约论》(1762)

和《忏悔录》,所有这些著作都提高了他的声望;此外卢梭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写了两部

歌剧:《爱情之歌》和《村里的预言家》;

虽然起初法国启蒙运动的自由主义作家有几位是卢梭的朋友,其中包括德·尼·狄德罗

和让·达朗贝尔,但是他的思想不久就开始与其他人发生了严重的分歧;卢梭反对伏尔泰在

日内瓦建立一家剧院的计划,指出剧院是所伤风败俗的学校,结果他同伏尔泰反目,成了终

生的仇敌;此外卢梭基本上属于情感主义,与伏尔泰及百科全书派成员的理性主义,形成了

鲜明的对照;从1762年起,卢梭由于写政论文章,与当局发生了严重的纠纷;他的一些同

事开始疏远他,大约就在这个时期,他患了明显的偏执狂症;虽然有些人对他表示友好,但

他却采取怀疑和敌视的态度,同他们每个人都争吵过;他一生的最后二十年基本上是在悲惨

痛苦中度过的,1778年他在法国埃及迈农维尔去世;

有人说卢梭的著作对社会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lubu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