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音乐、舞蹈作品审美鉴赏课件讲解.pdf

3.音乐、舞蹈作品审美鉴赏课件讲解.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音乐、舞蹈作品审美鉴赏

主讲人:李章鹏

音乐、舞蹈作品审美鉴赏

一、《义勇军进行曲》

二、贝多芬《第三交响乐》

三、傣族舞《水》

四、古典舞《铜雀伎》

一、《义勇军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原为影片《风云儿女》主题歌,是聂耳最杰出的作品。

歌曲一经灌制,即以其慷慨激昂的热情、铿锵有刀的节奏,受到全国人民的欢迎。由于歌词是自由体

新诗,句子参差不一,最后一句有14字多,聂耳创造性地将整曲谱成由六个长短不一的乐句组成的自由体

乐段,整曲首尾一致,今该印振奋的精神贯穿其中。

以军号作为前奏,首句急切呐喊“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当唱到“中华民族

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时,作者用了突然的休止,造成一种喷薄欲出的紧迫感,突出强调

“最危险的时候”,理所当然引出了被迫发出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革命的

激情一浪高过一浪,然后号角再现,象战场中冲锋号一般,激励着人们冲锋陷阵,结尾

三重“前进”,如战车般不可遏止。

二、贝多芬《第三交响曲》

《英雄交响曲》共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表现英雄为人类幸福而战的顽强精神。

第二乐章是一首宏伟而肃穆的葬礼进行曲。

第三章充满了生活情趣,象征着美好光明的未来。

第四乐章主要表现人民群众欢庆胜利的狂欢场面。

三、傣族舞《水》

由于天气湿热,又生活于田园之中,傣族人民不

喜欢激烈的活动,舞蹈多仪态安详,较为平稳,跳跃

动作较少,腿部多半保持半蹲状态,重拍向下,双膝

在弯曲中屈伸,带动身体颤动和左右轻摆,脚多为后

踢,踢起时快而有力,落地时轻而稳健,这种模拟孔

雀行走的步态,具有一种含蓄稳健的力量美。

全舞由“汲水、洗发、归去”三部分组成,“洗

发”是舞蹈的重点,又分为“解、洗、甩、晒”等几

个环节,通过一系列的舞蹈动作,表达傣族少女的纯

洁和对生活的钟爱。

四、古典舞《铜雀伎》

中国古典舞是以戏曲舞蹈和中华武术为主要基础,同时吸收多元素而发

展建立起来的。中国古典舞首先是“圆形的艺术”,舞蹈大师们概括出的

“圆、曲、拧、倾、收、放、含、仰”八字,集中体现了中国古典舞“圆形”

的审美特征;其次是古典舞讲究“形神兼备”,强调手到、眼到、步到、身

到,要求表演者做每一个动作都要“形未动,神先领,形已止,神不止”。

舞剧的成功之处在于打破了普遍采用的王子与仙女、猎人与村姑的爱情中插上妖魔的神话模式,以铜雀台的

历史为背景,以人物行为的历史性、真实性来提高作品的批判力度。它摆脱了戏曲模式,编舞中遵循“在叙事与抒

情相结合中突出抒情性”这一原则,还活用了汉代“踏鼓”这一独有的舞蹈形式,把无生命的“鼓”变成了表达情

感、寄寓命运的载体,给舞剧注入了生命活力。

谢谢观看THANKS

主讲人:李章鹏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