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优课六年级上册六上第二单元第5课《七律 长征》教学设计(汪洁琴).doc

统编优课六年级上册六上第二单元第5课《七律 长征》教学设计(汪洁琴).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统编优课六年级上册六上第二单元第5课《七律长征》教学设计(汪洁琴)

统编优课六年级上册六上第二单元第5课《七律长征》教学设计(汪洁琴)

PAGE/NUMPAGES

统编优课六年级上册六上第二单元第5课《七律长征》教学设计(汪洁琴)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安徽省太湖县新城小学汪洁琴

【教材简析】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前夕写下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高度概括了红军长征走过的千山万水,又用典型的战斗事例表现了长征途中的无比艰险。全诗气势磅礴,笔力雄健,充分体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体现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显示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革命豪情。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生字词,借助资料,联系注释,理解全诗的意思,体会红军长征的艰难险阻。

2.抓住诗中选取的有代表性的山水和战例,领悟夸张、“概括+典型”等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感受红军长征的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豪情,试着读出磅礴的气势。

【教学重点】

抓住诗中选取的有代表性的山水和战例,领悟“概括+典型”等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题导入,了解长征

1.读课题,了解七律的特点。

要点:这首诗的题目包括两个部分,“七律”是一种格律诗,每句七个字。“长征”是诗题。

2.交流搜集的资料,说说你所了解的“长征”。

(1)五岭山脉、乌蒙山给你什么印象?

(2)说一说巧渡金沙江和强渡大渡河。

二、自读全诗,学习生字词

1.理解“逶迤”。字典里的意思是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蜿蜒曲折。结合资料,你知道逶迤是怎么意思吗?

2.理解“磅礴”。一般形容名山大川气势浩大,或是形容河流奔腾时气势磅礴。结合资料,说一说你对“磅礴”的理解。

三、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一、领悟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写红军的“不怕难”

1.回顾上节课学到的内容,说一说“五岭山脉”“乌蒙山”给你的印象。

2.在红军的眼里,“五岭山脉”“乌蒙山”又是怎样的呢?理解“腾细浪”“走泥丸”。

3.想象,在什么情况下,“五岭山脉”“乌蒙山”会是“腾细浪”“走泥丸”?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4.理解“金沙水拍云崖暖”一句。

(1)指名说说红军巧渡金沙江的故事。

(2)如果红军过不去金沙江,会怎么样呢?

(3)故事的结尾,红军在树节渡顺利渡过金沙江,两天之后,敌军才赶到,这时红军早已毁船封江,顺利渡过了。想想红军回想起这段经历,心里会有怎样的感受?理解“暖”的意思。

5.理解“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

(1)指名说一说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故事。

(2)红军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踩着铁链夺下桥头,并与东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桥,这一仗恶战红军经历了九死一生,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理解“寒”的意思。

二、领悟“概括+典型”的表达方法,写长征

1.红军在长征途中跨越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渡过24条大河,历时两年,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行程二万五千里。这段惊心动魄的历程,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了“三次跋山”“两次涉水”?

2.点拨:作者选取典型事件,仅仅用了56个字,就浓缩了这段艰难历程和光辉岁月,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感受红军长征的极其艰难。

(设计意图: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学习诗歌,了解字面意思,体会作者情感是不够的。对于诗歌运用的巧妙的表达方法也要领悟。这首诗高度凝练,高度概括,表达手法高妙,气势非凡,这种“概括+典型”的表达方法值得学生去领悟,在今后的学习中迁移运用。)

三、练习感情朗读,读出磅礴气势

1.回顾长征的历程,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呢?

2.全诗有几处表达作者感受的字,分别是“不怕”“暖”“寒”“喜”,作者完全没有流露艰难之意,你体会到了什么?

3.长征虽然即将取得最后的胜利,但是红军要面对的还有艰险的战争和残酷的考验,作者为什么能如此乐观和喜悦呢?

4.体会作者的豪情,读出磅礴气势

(设计意图:读诗,不仅要读诗句的意思,还要读诗句背后的人。作者之所以不言艰难,英勇无畏,是因为心中有万丈的革命豪情,这份豪情来自于自身宽阔豁达的胸襟和对正义的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

阅读《菩萨蛮·大柏地》,体会作者的革命豪情

1.自读全诗,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为什么“弹洞前村壁”,今朝却“更好看”了呢?

3.联系两首诗,说说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革命情怀?

(设计意图:学习有关长征有关革命的诗歌,不能仅仅就诗论诗,可以借助阅读链接的《菩萨蛮·大柏地》,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对革命战争、对美的看法,感受伟人崇高的革命精神和特别的审美感受。再与《七律·长征》联系起来看,感受伟人乐观豪迈的胸襟和革命情怀,认识上更进一步。)

本人多多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整理了具体实用、可操作性强的文档模板,供您学习

文档评论(0)

W教育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W教育3W教育3W教育3W教育3W教育3W教育3W教育3W教育3W教育3W教育3W教育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