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8:文学文化常识-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前复习专项训练(部编版)(解析版).docxVIP

专题08:文学文化常识-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前复习专项训练(部编版)(解析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前复习专项训练(部编版)

专题08:文学文化常识(解析版)

1.(2022春·天津河北·七年级统考期末)下面关于文学文化知识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是颜回赞颂孔子的话,闻一多在《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中也用来赞颂他的老师闻一多。

B.《木兰诗》写于西汉时期,是一首叙事性的乐府民歌,其风格刚健质朴,塑造了富有传奇色彩的女英雄木兰的形象。

C.《资治通鉴》是由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D.阿长是鲁迅幼时的保姆,《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专门为回忆和纪念她而作,被收入《朝花夕拾》中。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B.错误。《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传唱的乐府民歌;故选B。

2.(2022春·重庆梁平·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这个句子中加点的“终于”“以”“和”的词性分别是副词、介词和连词。

B.《资治通鉴》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C.“王婶儿一边和面,一边和颜悦色地和大家讲自己过去的经历”,这个句子中的三个“和”分别是动词、形容词、连词。

D.“孤”“可汗”都是对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呼,“孤”是古代人们对王侯的称呼,“可汗”是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A,正确;

B.有误,《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

C.有误,三个“和”分别是动词、形容词、介词;

D.有误,“孤”是中国古代王侯的自称;故选A。

3.(2022秋·江苏盐城·七年级校联考期末)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B.古人往往在家信中寄寓子女弟侄,予以教诲与劝勉,这是古代家庭教育的一种方式。

C.别号,是指中国古代人于名字之外的别称,简称“号”。如陆游号“柳泉居士”。

D.“不亦乐乎”“三省吾身”“温故知新”“择善而从”“不舍昼夜”等成语均源于《论语》。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C.陆游号“放翁”,“柳泉居士”是蒲松龄的号。故选C。

4.(2022秋·江苏无锡·七年级统考期末)在“数风流人物”活动中,小文同学出示了对联与相应的文人知识,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A.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诗风沉郁顿挫。

B.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蒲松龄,字留仙,聊斋先生,明代文学家。

C.一对二表三分鼎,六出七纵八阵图。——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D.万事文章祖,历代帝王师。——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儒家学派创始人。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B.“明代文学家”有误。蒲松龄是清代小说家。故选B。

5.(2022春·浙江金华·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紫藤萝瀑布》的作者是宗璞,原名冯钟璞。他的主要作品有《秦腔》《废都》等。

B.《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C.《伟大的悲剧》作者是茨威格,奥地利作家,代表作有《象棋的故事》《三位大师》等。

D.《最苦与最乐》的作者是梁启超,别号饮冰室主人,思想家、学者。

【答案】A

【解析】《秦腔》《废都》作者是贾平凹,故选A。

6.(2022春·广东揭阳·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诗句与下图古诗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A.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B.看红装素裹,分外妖烧。

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D.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题干的诗句是白居易的《暮江吟》,据“九月初三夜”可知,所描述的季节是秋季。

A.“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出自《卜算子·咏梅》,据“悬崖百丈冰”可知,描述的是冬季;

B.“看红装素裹,分外妖烧”出自《沁园春·雪》,据“看红装素裹”可知,描述的是冬季;

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出自宋代赵师秀的《约客》,据“黄梅时节家家雨”可知,描述的是夏季;

D.“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出自唐朝王绩的《野望》,据“树树皆秋色”可知,描写的是秋季;故选D。

7.(2022春·广东深圳·七年级深圳市高级中学校考期末)下列选项来自“课文中的语文”活动,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回忆鲁迅先生”“孙权劝学”“最苦与最乐”“游山西村”依次是动宾短语、主谓短语、并列短语、补充短语。

B.“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咸老白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爱好分享,希望自己走过的弯路,别人不再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