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展示《乡土本色》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读全文,抓住关键概念,梳理文章脉络结构。
2.学以致用,合理运用观点,解释现实生活现象。
3.提高思辨能力,感悟乡土情结,加深对乡土的热爱之情。
重点:抓住关键概念,梳理文章脉络结构。
难点:合理运用观点,解释现实生活现象。
教学方法:情境设置法、合作探究法
创设情境,视频导入:
(视频导入)我们来看一段小视频。
视频中的小费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成为了一名村官。他发现记忆中的家乡已经变成了“空心村”,土地荒芜,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村里只剩下一部分老人留守在家,他想做一些事情来改变这种现状。
通过本节《乡土本色》的学习,请你为他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
任务一:
抓住概念巧分析思维导图画一画
为了更好地帮助小费,我们需要先了解乡土社会的一些特征,课下布置了预习作业,现在请大家再快速阅读文章,做好准备。
(预习作业)活动二:这些概念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请画出思维导图。
在大家的预习作业里,我选择了两位同学的思维导图进行展示,请这两位同学上来分享一下自己的思路。
小结:我们在画思维导图的时候,应围绕核心概念,并对文本中的概念陈述进行二次展开,然后用符号将关系表示出来。思维导图能帮助我们梳理文章的脉络结构,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通过上述两个学习活动,我们可以看出来乡土性有三个特点,请大家齐声回答,分别是:1.粘着土地。2.不流动性3.熟人社会。在这三个特点里面,熟人社会是最重要的特点。费先生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是《乡土本色》的核心观点,也是《乡土中国》整本书的核心要义。
任务二:
乡土特性仍存在
生活文学说一说
文章中描写的乡土社会现象,你是否见过或者深有同感?在你的身边,是否存在一些与费老说的不相符的情境?请结合生活现象或文学作品进行思考。
明确:
生活现象:1.李家庄、李家屯、刘家寨、张家村
2.村里小卖部赊账现象
3.熟人骗熟人,传销
4.北漂、南漂、打工潮、返乡潮
5.小院子里种菜
6.乡村里因为一点小利争得头破血流,人们之间现在已经失去了应有的亲切感。
文学作品:1.《祝福》:鲁镇、卫家山、贺家墺。体现了乡土社会中的地方性,人们生活隔离,各自保持孤立的社会圈子。2.白居易《朱陈村》: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田中老与幼,相见何欣欣。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体现了村落的不流动性和封闭性。
3.《哦,香雪》:如果不是有人发明了火车,如果不是有人把铁轨铺进深山,你怎么也不会发现台儿沟这个小村。它和它的十几户乡亲,一心一意掩藏在大山那深深的皱褶里,从春到夏,从秋到冬,默默地接受着大山任意给予的温存和粗暴。说明台儿沟乡土村落的不流动性。
4.《平凡的世界》:孙少安与土地之间的关系渐趋松散,从直接依赖土地生存到间接依赖土地。孙少安以前依靠在土地上种植庄稼直接获得生活资源,无法摆脱贫困;他改变生产方式,开建砖厂而发家致富,在逐渐摆脱直接依靠土地生存的境况之后,又遭遇了沉重的打击。乡土社会没有给予农民孙少安甄选技术人员的经验与能力。
总结:通过大家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同学对乡下人种地谋生、乡下是个熟人社会深有感触。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现在的乡土社会并非是不流动的,很多人都离开家乡,在乡村的很多人也已经失去了应有的亲切感。在某些方面,乡土性正悄悄离我们远去,有一部分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弊端。
任务三:
且读且想重思辨
有利有弊辩一辩
都有哪些弊端呢?请结合两则补充材料,谈一谈你对熟人社会利弊的看法。
你在实地调查过程中,发现现在乡村出现了很多不公的现象,很多时候遇事讲人情。在查阅资料时,发现人大教授周濂也认为“熟人社区”比“法章制度”更为重要。请结合两则补充材料,谈谈你对熟人社会利弊的看法。
明确:1.认同熟人社会:①从伦理层面上实现约束,才能让社会个体与整体的有机结合,找到归属感与存在感。这是德治的最高级状态。②从乡村到城市,从礼俗社会到法理社会,是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建立各种纵横交错的熟人社区,让个体重新与周围环境、人物建立深厚联系。加强道德的约束作用。
2.认同法治社会:①以人情关系代替制度,会让社会变得不公平、腐败、秩序紊乱。非难、讥讽、鄙视带来的心理压力是强烈的,(祥林嫂、孔乙己都被熟人嘲笑)②网络世界。网络虚拟,完全陌生社会,不适合采用熟人社会的方式,但法律可以解决网络中的很多问题。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是比熟人社区更有利的武器。
3.辩证看待熟人社会的利与弊。总结: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向现代社会迈进的过程中,乡土生活中原有的人际关系和生活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6.1《阿房宫赋》课堂检测题 (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 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家风家训”作文导写.docx
- 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健康人性.docx
- 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心灵压舱石.docx
- 2024届高考英语听力热点话题词汇与短语清单 素材(表格式.docx
-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探索与创新”教材同步作文素材与导写.docx
- 2024届高考语文热身卷(山西卷)(含答案).doc
- -2024届高三下学期英语作文复习专项读后续写之动作描写导学案.docx
- 2024届高三英语专项复习:双语新闻阅读与练习讲义素材.docx
- 2024届湖南省雅礼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二)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