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级双吸离心泵检维修规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级双吸离心泵检修理规程

一、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单级双吸离心泵检修操作。二、安全危害分析

1、泵头内的存留液伤及眼睛和皮肤。

2、检修时未停电,操作工开泵使用造成人员受伤。三、单级双吸离心泵类设备构造与原理

单级双吸离心泵主要由泵体、泵盖、叶轮、轴和托架等部件组成。单级双吸泵的泵体为水平剖分式,叶轮承受双吸式叶轮,由两端轴承支承、吸入口与排出口均在泵体上,成水平方向与泵体垂直。电动机通过联轴器直接驱动泵。四、设备完好标准

1、零、部件

泵本体及各零、部件完整齐全。

根底螺栓及各连接螺栓齐全、紧固。

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稳固。

压力表、电流表等仪表齐全、灵敏,量程符合规定,并定期校验。

各部安装协作符合规定。

泵体及附属阀门、管件、管线油漆完整,标志明显。

根底及底座完整、结实。

2、运行性能

油路畅通,润滑良好,实行 “五定”、“三级过滤”。

运转正常,无特别振动、杂音等现象。

压力、流量平稳,各部温度正常,电流稳定。

能到达铭牌出力或查定力量。

3、技术资料

有泵的总图或构造图、易损件图。

有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

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齐全。

设备档案齐全,数据准确牢靠。

4、设备及环境

设备清洁,外表无尘灰、油垢。

根底及底座干净,外表及四周无积水、废液,环境整齐、清洁.

进出口阀门、管口法兰、泵体等处接合面均无泄漏。

轴封处泄漏填料密封:介质为水时,初期每分钟不多于 2

0滴,末期每分钟不多于 40滴;其他液体,每分钟不多于 1

5滴;

五、设备维护标准

1、设备润滑要求:

每天检查轴承箱油位,如低于标示线以下准时补充;

润滑油每三个月做定期分析;

每六个月更换润滑油;

2、定期维护工程:

严格按操作规程程序启动、运转与停车,并做好运行记录。

每班检查各润滑部位的润滑状况。

换轴承后,运行100小时应清洗换油;以后每运行1

000 —1500小时换油一次,油脂每运行 2023—2400小时换油。

常常检查轴承温度,应不高于环境温度35℃;轴承的最高温度:滚动轴承不得超过75℃,滑动轴承不得超过65℃。

常常观看泵的压力和电机电流是否正常和稳定,设备运转有无特别声响或振动,觉察问题准时处理。

常常保持泵及四周环境干净,准时消退跑、冒、滴、漏。密封符合要求。

修理人员应定时上岗,检查设备并准时处理所觉察的问题。

在泵所处环境温度较低状况下,泵停用时,排尽剩液,以防冻裂机壳及零件。

六、大中小修周期及检修内容及易损件清单

七、检修工具〔清单、用途〕

八、检修过程

1、停机前检查内容

检修填料密封,更换填料。

检查与调整联轴器的同轴度及轴向间隙,更换联轴器的易损件。

解体、检查各零部件的磨损、腐蚀和冲蚀程度,予以修复或更换。

检查轴的磨损、腐蚀和直线度,进展修复。

测定叶轮的静平衡及检查转子的晃动量。

检查轴承的磨损状况,刮研轴瓦、调整间隙,以及更换轴承。

检查与调整叶轮密封环、轴套、压盖、轴封等各部间隙。

检查或校验压力表。

检查、清扫以及修理电机

3、检修过程

泵体及底座

泵体及底座应无裂纹,泵体涡旋室及液体通道内壁铸造外表应光滑,在不承受压力部位觉察裂纹或其他可焊补的铸造缺陷时,按泵用铸铁件焊补进展修补。

单级双吸叶轮泵泵体与泵盖中分面的平面度,以一米长的平尺检查应不超过0.1mm,装配时垫以0.2~0.25mm 的纸垫。

c.泵体安装的水平度:纵向及横向均为 0.05m/m。

泵轴及轴套

泵轴不应有腐蚀、裂纹等缺陷,修理或更换泵轴必要时可作无损探伤,检测有无裂纹。

泵轴轴颈的外表粗糙度:安装叶轮、轴套及装配联轴器

处3.2,装配滚动轴承处1.6,滑动轴承处0.8

以两轴承处轴颈为支点, 用千分表检查装配叶轮、轴套

以及联轴器等部位轴颈的径向圆跳动,应不大于

键槽中心对轴颈中心线的偏移量应不大于斜不大于0.03mm /100mm。

0.03mm。

0.06mm,歪

键槽磨损后,可依据磨损状况适当加大,但最大只可按

标准尺寸增大一级,在构造和受力允许时,可在原键槽的 9

00或1200方向另开键槽。

轴颈磨损后,可用电镀、喷镀或涂镀的方法修复。

轴套材料应符合图样;轴套不允许有裂纹,外圆外表不允许有砂眼、气孔、疏松等铸造缺陷。

轴套与轴的协作用H8/h8或H9/h9。

叶轮

叶轮外表及液体流道内壁应清理干净,不能有粘砂、毛刺和污垢;流道入口加工面与非加工面连接处应圆滑过渡。

叶轮与轴一般承受 H7/h6协作。

装的叶轮必需作过静平衡, 作静平衡的不平衡重量应

不大于表6数

值;超过时用去重法从叶轮两侧切削,切去的厚度应不超过叶轮

文档评论(0)

189****187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天津卓蹊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20102MADL1U0A9W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