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写作专题
2024年江苏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1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这里出门散步去,上山或是下山,在一个晴好的五月的向晚,像是去赴一个美的宴会。阳光正好暖和,绝不过暖;风息是温驯的,而且往往因为他是从繁花的山林里吹度过来,带来一股幽远的淡香;空气总是明净的,近谷内不生烟,远山上不起霭,那美秀风景的全部正像画片似的展露在你的眼前,供你闲暇时鉴赏。
作客山中的妙处,尤在你永不须踌躇你的服色与体态;你不妨摇曳着一头的蓬草,不妨纵容你满腮的苔藓;你爱穿什么就穿什么;你尽可以不用领结,给你的颈根与胸膛一半日的自由。这样的自由顶好是不要约伴,只许你独身。只有你单身奔赴大自然的怀抱时,像一个裸体的小孩扑入他母亲的怀抱时,你才知道灵魂的愉快是怎样的,单是活着的快乐是怎样的,单就呼吸单就走道单就张眼看耸耳听的幸福是怎样的。因此你得严格的为己,极端的自私,只许你,体魄与性灵,与自然同在一个脉搏里跳动,同在一个音波里起伏,同在一个神奇的宇宙里自得。
21.句式的灵活使用可让文字表达更灵动优美。试从句式的角度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进行赏析。(4分)
22.词语感情色彩的变化可产生特殊的表达效果,请赏析加点词“纵容”的妙处。(6分)
【答案】21.示例一:长短句结合,句式错落有致,富有节奏感。“近谷内不生烟,远山上不起霭”两个短句形成对偶,接一个长句悠闲舒缓,再用一个短句结束,干净利落。
示例二:整散句结合,灵活自然、富有变化,音节和谐。“近谷内不生烟、远山上不起霭”是整句,结构相同长短一致,对偶典雅、浅易,十分整饬;与散句配合使用,整齐中寓疏落荡漾之致,显出变化之妙,音韵之畅。
22.“纵容”本带有贬义的感情色彩,在本句中化为褒义,贬词褒用。这里写出作客山中之人任由满腮胡须如苔藓般自然生长,不加剔除,表达出不受羁绊、畅享自由的自得之情。
【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句子句式的能力。
鉴赏句式可以从长短、整散两个角度进行。
“近谷内不生烟,远山上不起霭”“供你闲暇时鉴赏”是短句,干净利落,简洁凝练,“那美秀风景的全部正像画片似的展露在你的眼前”是长句,给读者悠闲舒缓、不疾不徐的感觉。长短句结合,使句子长短错落,既有节奏感,又有舒缓有致。
“近谷内不生烟,远山上不起霭”是对偶句,“近谷”对“远山”,“内”对“上”,“生烟”对“起霭”,结构一致,句式整齐,给人以典雅感。“那美秀风景的全部正像画片似的展露在你的眼前”“供你闲暇时鉴赏”是散句,长短不一,错落有致。整散结合,既有韵律美,又有变化美。
2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词语感情色彩的能力。
纵容:指放任,不加拘束。本是贬义词,形容对错误的言行放任不加制止。“不妨纵容你满腮的苔藓”一句中贬义词褒用,语境是说独自作客山中,可以不受任何约束,任由胡须疯长,无需在意仪表,内心怡然自得。
2024年江苏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2
四、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学者认为,《西游记》里孙悟空的成长史,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孙悟空“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完全无拘无束的“自在”,但随着这种“自在”发展到极致,他被压在了五指山下。戴上金箍后的孙悟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看似脱离了个人的绝对自由,然而却促使他收敛心性,走向“成人”、最终“成佛”的道路。
以上材料对我们的成长很有启发意义,作为新时代青年,你有什么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中提到孙悟空西天取经的经历,这个过程是他从“自在”走向“成人”的过程,也是他逐渐摆脱兽性,意识到人类社会的种种规则,磨练自身,不断获得人性的过程。而从材料中对孙悟空经历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材料对“自在”与“成人”并不是一视同仁的。完全无拘无束的自在,让孙悟空失去了自由。而脱离了个人绝对自由,收敛个性,遵守规则后,他却最终得以立地成佛。
由此看来,针对“自在”和“收敛”这个话题,青年人的成长如果追求一味的安逸自在,自由闲适,每个人都不上学,不工作,不为理想辛苦打拼,那么我们始终是无知的顽童,我们的社会也将面临崩溃。而正是在我们不断成长的过程中,要注意“收敛”自己,服从社会必要的约束,生命才有努力的方向,才有了向阳的决心和毅力,整个社会才变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因此,适时收敛自己,遵守规则,才能获得自由,得人生的自在,二者是相反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所以,写作过程中,要针对自在和收敛分析根源,上升到个人的自由与社会规则行为收敛进行思辨性论证,同时要结合我们自身的成长历程来进行。
行文构思上,开篇可提出观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