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各题型答题技巧汇总.docx

  1. 1、本文档共9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语文各题型答题技巧汇总

PAGE2

中考语文各题型答题技巧汇总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中考语文各题型答题技巧汇总

中考语文各题型答题技巧汇总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

目录

TOC\o1-1\h\z\u中考语文各题型答题技巧汇总 1

一、中考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2

二、中考语文写作10大话题的拟题技巧 37

三、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45

四、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54

五、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60

六、中考语文作文:打开“作文思路”的六大套路 71

七、中考语文小说的常考题型及答题技巧 82

八、中考语文阅读理解36条知识点,答题方式和技巧 86

九、中考语文备考:语文应考作文发挥技巧 92

中考语文各题型答题技巧汇总

PAGE2

中考语文各题型答题技巧汇总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一、中考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各题型答题技巧汇总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

一、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1.文章体裁?

此文是一篇: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2.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找主题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文章内容?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5.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6.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中考语文各题型答题技巧汇总全文共3页,当前为第3页。

中考语文各题型答题技巧汇总全文共3页,当前为第3页。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总分总(掐头去尾)

7.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8.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

9.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10.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中考语文各题型答题技巧汇总全文共4页,当前为第4页。

中考语文各题型答题技巧汇总全文共4页,当前为第4页。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平叙(略)

11.语言特色?

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12.写作手法及作用?

(1)拟人手法

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

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

中考语文各题型答题技巧汇总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5页。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中考语文各题型答题技巧汇总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5页。

(4)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

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3.修辞方法及作用

中考语文各题型答题技巧汇总全文共6页,当前为第6页。

中考语文各题型答题技巧汇总全文共6页,当前为第6页。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

文档评论(0)

宋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