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二历史(教师用书):1.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人教版选修4).pdfVIP

2012高二历史(教师用书):1.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人教版选修4).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难点

如何评价康熙帝的历史贡献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主要从“少年皇帝”、“巩固统一国家”、“维护国家主权”三大方面,向学生介绍

了我国清朝第二代皇帝康熙为中国历史发展所做的杰出贡献;从康熙年少时智擒鳌拜,到平

定三藩之乱和准噶尔叛乱,再到设台湾府、签订《尼布楚条约》,这是他最主要的作为,可以

说,康熙帝为祖国统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介绍康熙帝时,教师要注意分析从秦始皇首

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到康熙帝最终完成巩固祖国统一的大业,这期间经历了分裂、统一、

再分裂、再统一的几个过程,如果没有康熙帝的杰出作为,就不会出现一个“康乾盛世”的

局面;本课所涉及的绘画、地图说明比较清楚,可以不向学生作过多解释;

本课引言由插图和文字两部分组成,介绍了康熙帝亲征噶尔丹时写下的诗句,表现了康

熙帝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精神,说明康熙帝统一全国的深谋远虑和雄才伟略;建议教师先引

导学生阅读引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内容,感受当时康熙帝亲征噶尔丹时的艰辛与信念,

然后向学生提问:通过阅读引文,你对康熙帝平定噶尔丹叛乱这件事有何认识?使学生明白:

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经过不懈的努力,克服重重困难与障碍,才能达到目的;

第一目“少年皇帝”

叙述了康熙初年清朝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一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坚持抗清;二是侵入

我国黑龙江流域的沙俄势力有待驱逐;三是游牧于漠西和漠北的蒙古各部需要加强管理;所

以,清朝统一全国和保卫边疆的任务仍然繁重,对年幼的康熙来说,是一个极其严峻的考验;

但是,少年康熙不负祖母教诲,励精图治,稳定了朝廷秩序;

康熙,清圣祖,名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顺治皇帝第三子;顺治病逝后继位,

为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终年69岁,死

后葬于景陵(今河北遵化县西北);即位时年仅8岁,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位

大臣共同辅政,年号康熙;不久,辅政大臣鳌拜开始骄横跋扈,首席辅政大臣索尼死后没人

能遏制住他;14岁的康熙帝亲政后,决心铲除鳌拜;16岁时,康熙暗结内大臣索额图等人智

捕鳌拜,开始了雄才大略的进取;康熙文治武功都值得称道,也由守成之君变成创业之君,

缔造了“康乾盛世”的辉煌;建议教师在讲授这一目内容时,一要把康熙即位之初所面临的

形势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二要着意描述康熙智擒鳌拜的经过,以此表现年轻皇帝果敢

与成熟的智慧,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向学生播放《康熙王朝》中的片段,给学生留下深刻而直

观的印象;

康熙的文治有许多可值得称道的;他在位期间,重视农业生产,奖励垦荒,兴修水利,

减轻农民负担,使耕者有其田,大大加速了农业发展;在用人方面,康熙健全科举取士,开

博学鸿儒科,破格荐用人才;笼络汉族地主阶级,组织编撰了《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佩

文韵府》、《康熙字典》等书籍;

第二目“巩固统一国家”

作为一代雄主的康熙,他最大的建树,还应该说是那赫赫的武功,本课第二目和第三目

都介绍了这一内容;

首先是平定“三藩之乱”;所谓三藩,是明朝的三个降清将领,即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

尚可喜之子尚之信、靖南王耿继茂之子耿精忠;三藩手握重兵,形成割据势力;康熙为了加

强统一,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三藩联兵举起反清大旗,数月之间,清朝江南

半壁江山失于三藩之手;康熙帝临危不惧,运筹帷幄,做出果断的军事决策,进行镇压,同

时采取政治攻势,历时八年,“三藩之乱”终被平定;这场胜利,也彻底征服了一些明朝遗

民的反清之心,使清朝统治趋于稳固;教师在讲述这一内容时,落脚点应该是向学生介绍平

定三藩的重大意义;

其次是降服了控制台湾的郑成功之孙郑克塽,使中国重新归于统一;1682年,康熙帝决

定收复台湾,命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军进攻台湾;第二年,郑克塽投降,清政府随即设台湾府,

下辖三县,隶属福建省;设总兵、副将驻守台湾、澎湖;至此,在清初割据了42年的台湾重

新回到祖国的怀抱,维护了全国领土的完整;

再次,康熙进兵新疆和西藏,平定了南疆回部、噶尔丹等反动贵族的叛乱,加强了多民

族国家的统一,奠定了统一国家广大的疆域;建议教师在讲述这一内容时,结合引言部分内容,

提出这样的问题:康熙帝是以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来巩固清朝统治的?以此教育学生,要想完

成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一要有明确的目标,二要有坚忍不拔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3****102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