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导论(第二版)课件 第十二章 认同.pptx

电影导论(第二版)课件 第十二章 认同.ppt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意大利电影正在变得非常物质化,越来越注重对于生活和肉体的享受。然而如果没有过去,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所享受的是什么。

——帕索里尼;一、电影是锤子

二、从身份到认同

三、国族、语言与电影

四、电影与意识形态;一、电影是锤子;

从“德国新电影运动:挪用好莱坞以塑造认同”说起:

对于50年代好莱坞“情节剧”(melodrama)的挪用:

1)《恐惧吞噬灵魂》(1974)挪用《深锁春光一院愁》(1955)

2)《帕蒂娜的苦泪》(1972)挪用《彗星美人》(1950)

3)《爱丽丝漫游城市》(1974)挪用《金玉盟》(1957);二、从身份到认同;

问题2:认同和电影的关系是什么?

电影作为一种再现,承载了文化传统、集体记忆、政治意识形态等因素,因此参与了我们的认同建构

很多电影都在政治、宗教、国族、种族、性别、阶级等认同的建构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有的对于既定的社会观念和认同进行巩固,有的则质疑和反思了这样一种僵化的刻板印象

霍尔:我们不应该把“身份”看成一个已经完成的事实,而应当将“认同”看成是一个永远不会完成的作品,它总是在再现中形成

;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印度电影中,如何在艺术探索、商业票房和民族认同这三者之间取得平衡,成为很多电影人所思考的重点。

一方面,通过将印度电影传统风格同好莱坞类型电影技巧相结合,当代印度导演能够更好地拉近作品与普通观众的距离,由此将新的家庭观念、社会意识和宗教议题融入电影的探索中。

另一方面,一些印度电影受到后殖民主义思潮的影响,通过个体在民族国家变动中的位置和遭遇,探讨了民族主义和殖民主义在当代印度社会中的变异与表现。;

案例: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印度电影与国族认同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印度电影中,如何在艺术探索、商业票房和民族认同这三者之间取得平衡,成为很多电影人所思考的重点

将印度电影传统风格同好莱坞类型电影技巧相结合

受到后殖民主义思潮的影像,一些印度电影通过个体在民族国家变动中的位置和遭遇,探讨了民族主义和殖民主义在当代印度社会中的变异与表现;三、国族、语言与电影;

问题3:“华语电影”和“中国电影”的区别是什么?

“异中求同”与“同中求异”

Chinesecinema

Chinesenationalcinema

Chinesecinemas

transnationalChinesecinemas

Chinese-languagecinema

;四、电影与意识形态;

德斯蒂·德·特拉西:“思想的科学”

马克思和恩格斯:虚假的意识(falseconsciousness)

葛兰西:文化霸权(culturalhegemony)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国家机器”(IdeologicalStateApparatuses)

伊格尔顿:艺术不能被简化为意识形态,它包含在意识形态内部却同样试图与之保持距离;

案例:20世纪80年代英国电影中的两种意识形态

英国政府和右翼力量主张文化应宣传和加强传统的民族自豪感,左翼知识分子却积极推广多元文化主义,两种意识形态形成了相互对抗的态势

一方面出现大量改编自经典小说和戏剧的电影

一方面很多导演借由多元种族、底层阶级、弱势群体、亚文化等题材的再现表达对于右翼保守意识形态的抨击

文档评论(0)

xiaob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